人居环境看村社⑪|麻涌欧涌村:景观公园聚人气,文化会堂暖民心
沿河步道上、湖堤边,三三两两的村民徜徉散步;凉亭中、公园里、广场上,老人乘凉聊天,一旁的孙儿嬉戏玩耍;崭新的文化会堂里,篮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吸引了一众村民休闲娱乐……
这是麻涌欧涌村的新气象,也是欧涌村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新成效。
“村里变漂亮了,我们活动的地方也多了,建起了文化会堂,可以打球、跳舞、摆宴席,会堂前破鱼塘变成了美丽的湖景,湖边增加了步道和石凳,会堂前的雕塑广场原来是草棚和菜地……”跟记者说起欧涌村的变化,正在雕塑广场乘凉遛娃的李阿姨如数家珍,赞不绝口。
鸥涌村书记韦镜洪表示,村里依托道路、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建设文化会堂、生态停车场,贯通交通道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维护村容环境,全村上下共同努力,推动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接下来,欧涌村将继续以广深高速麻涌段沿线提升工程为契机,打造滨水风貌环境,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提升。
建新文化会堂
提升村居颜值 聚起人气与民心
穿过欧涌村广场的露天篮球场和儿童游乐区,眼前的欧涌文化会堂成为村居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我们村里最漂亮的建筑。”在会堂前遛娃的的刘阿姨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走进会堂,超2000平方米的空间宽敞明亮,村里一群孩子开心地骑车、追逐玩耍。会堂里,大型室内舞台、标准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欧涌村干部韦暖潮告诉记者,去年底,村里投入500万元建文化会堂,平时既开放给村民群众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又免费提供给村民摆酒设宴,既方便村民群众,又大大节省了村民酒宴开支,得到村民群众的一致赞许和肯定。
“出太阳或者刮风下雨,我们都有个凉爽的地方玩,晚上很多人来跳广场舞、打球。”刘阿姨说,会堂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村里人可以在家门口摆喜酒,我来这里喝过很多次喜酒了”。
韦暖潮介绍,在修建文化会堂的同时,村里大力改造会堂周边的环境,改造会堂前门道路,会堂侧门的草棚荒地改造成雕塑广场,一个破烂的鱼塘被改造成景观湖,湖边新修建了步道,摆上了石凳,原来的凉棚建成了古色古香的大亭子,村民茶余饭后都喜欢来这一带散步。村里还计划在会堂前广场规划建设一个小型足球场。
添休闲景观地
“美化”一河两岸 打造景观公园带
在欧涌村,榕树、小河流水、拱桥等元素共同组成一派岭南水乡的美景。
“河涌边建了步道,增加了广场和绿化景观,安装了古色古香的栏杆,还设了麻石凳子给大家休息,我们晚上都愿意来河边散步。”欧涌村蒲基自然村的谢先生告诉记者,在一河两岸没有改造前,河边是杂草丛。
谢先生说,今年,欧涌还在蒲基自然村修建了崭新宽敞的环村路,贯通全村,改变了蒲基自然村只有一条村道,村民出行不便的状况。
鸥涌村书记韦镜洪介绍,为提升环境综合治理,村里通过对河涌清淤、完善贯通环村路和一河两岸建设、重修栏杆、种植景观植物等,美化河岸,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时,村里班子成员每周都与驻村河长及成员对河涌和一河两岸进行环湖保洁,并安排了专职人员每日打捞河涌垃圾,以此打造整洁的河涌环境。
当前,广深高速麻涌段沿线提升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该项目涉及鸥涌村的主要是“滨水景观改造工程”“高速两侧沿线道路绿化”“高速线下公园”以及“蒲基建筑风貌提升改造”等工程。其中,“滨水景观改造工程”和“高速两侧沿线道路绿化”工程将利用高速线下空间,增设活动广场、沿河步道、景观水榭、沿岸绿化等,打造多功能景观公园带,目前已开始施工,预计今年内竣工完成。届时,村民群众可尽情过来享受这连片的绿道、广场、健身设施,体验水乡特色风貌。
提升精细化管理
安装智能道闸系统,建生态停车场
在完善村居硬件设施的同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一直是欧涌村推动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之一。
为解决村里停车难难题,优化村内的道路环境和管理秩序,欧涌村正在规划路旁地块(约2万平方米)投资约600万元,建设一个约300个停车位的生态停车场,预计9月可投入使用。此前,村里还在辖区各主要出入口安装了整套智能道闸系统设备,并将设备数据与公安部门对接,使车辆管理工作更全面、高效和规划化。
在紧抓环境卫生,维护村容环境方面,欧涌村成立了由村委班子成员牵头,全体联络员组成的环卫工作领导小组队伍,分三大组,分责任片区,常态化开展环卫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按实际所需,不定期调动村委会全体工作人员、杂工与环卫工人,亲力亲为对辖区大街小巷、公共范围进行环卫大清理。着重规范市场摆卖、清理公园、广场、沿河等公共环境卫生;整治摊点乱摆乱设、车辆乱停乱靠等突出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大范围、高频率行动,潜移默化影响村民群众自觉维护和参与到村里环卫长效管理当中。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补短板
推动人居环境提升
建一座文化会堂,建一个停车场,把一处荒地一个鱼塘改造成小湖小公园,在河岸边添一条步道、几张石椅……欧涌村这些看似平常的人居环境改善举措,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点赞。
由此可见,人居环境提升,不一定需要大手笔,但要从村里的实际出发,从村民的生活生产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补上短板,比如欧涌村蒲基自然村,村民村民出行不便、缺少休闲散步的地方,村里便修建了环村路,就着村里的河涌做好“一河两岸”文章,美化景观,增加休闲设施,人居环境提升到村民的“心坎里”。
事实上,在人居环境提升中,要考虑如何因地制宜给村民一处休闲娱乐的地方,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如何给村民更多福利和便利,提升大家幸福感、获得感。
全媒体记者 邓文燕 通讯员 曹远茵/文
麻涌供图
编辑 刘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