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村1400多万征地补偿款,到底怎么分?

17.08.2015  00:38
淇澳村蚝田征地问题所有涉及征地的个体面积、金额、人数都将在国庆前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公布。1400多万的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案也将水落石出。

近日,记者就关于淇澳社区蚝田征地历史遗留问题采访珠海高新区和国土部门。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火根介绍,目前高新区管委会和国土部门已就淇澳村蚝田征地问题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所有涉及征地的个体面积、金额、人数都将在国庆前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公布。“届时,1400多万的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案,也将水落石出。

事件回顾

8月9日,一篇名为《珠海市淇澳人民给珠海市长的一封信》的长文在网上引发热议,长文中对淇澳村二斜蚝田自94年以来征地面积、补偿金额、补偿人员等问题提出了质疑。短短数小时后,此文阅读量超过1万人,评论超过400条。8月10日,淇澳村有部分村民在村内开始自发聚众拉横幅。

高新区管委会和国土部门联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就事件原因、补偿人数、补偿金额等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并派驻小组成员赴淇澳村与村民进行细致沟通。据高新区国土分局吴永强和社工局副局长邓永耀介绍,目前涉及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问题都在严谨的调查取证中。

1400多万补偿款究竟属于谁?

根据2015年8月10日珠海市高新区官方微博发布的情况说明显示,1994年,因建设伶仃洋大桥需要,国土部门对位于淇澳大澳湾鹤咀第二斜海域一带的伶仃洋大桥项目用地和受项目施工影响的6904.369亩蚝田进行测量登记并征收补偿。1996年、2005年间,国土部门已分别对上述6904.369亩蚝田中的1186.459亩进行了征收补偿。2015年7月31日,国土部门在淇澳社区张贴了征收公示,准备将剩余5717.91亩蚝田开展征收和补偿。根据有关规定,经珠海经济特区唐家湾镇淇澳工贸公司确认,该5717.91亩蚝田分为3组养殖户承包经营,分别为:蔡楚林组、麦少初组及钟平仔组,共涉及金额1463余万元。

当年淇澳第二斜蚝田出租、征收等事宜不知情,村民都不知道。”、“蔡楚林和麦少初都不是淇澳村人,凭什么他们有钱分?”自称在淇澳村村民的网友@种Xmin、@Sandynin在微博评论中陆续发出质疑。

对此,记者向珠海市国土局高新分局进行了求证。国土局高新分局副局长吴永强坦言,鉴于当时历史条件,并经目前掌握的情况,淇澳村二斜蚝田的协议确实在民主程序、村务透明等方面存在问题。“至于具体的个体征地面积、个体补偿金额,现在还无法予以明确答复。现在成立的工作组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这两件事情弄清楚,以便形成一个达成共识、依法依规的补偿款分配方案。

答案将在国庆前揭晓

在事件发生后,高新区管委会和国土部门迅速成立了由办公室、国土局、社工局、建设局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处理淇澳蚝田征地补偿历史遗留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就事件展开了专项调查。2015年8月15日,高新区管委会发布《关于处置淇澳社区蚝田征地历史遗留问题的情况通报》。《通报》显示,8月13日起,国土分局又专门公告,因有村民提出异议,暂缓发放补偿款。

目前国土部门已对1463万元的补偿款实行了冻结,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事件公示、群众走访、历史资料查询等多种论证方式,对94年以来的淇澳村二斜蚝田的征地情况进行调查。国庆前,国土部门将对蚝田个体面积、补偿金额、补偿人数等问题予以通报,将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确定征地补偿款的发放人数和发放金额。同时,周火根说,此次事件也说明淇澳村村务公开存在问题,本月底高新区管委会将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并邀请村民代表一起对近两届的村务进行专项审计,并及时将结果向全体村民公布。(南方网珠海频道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