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农村基层 助力乡村振兴
近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做出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广东省科技厅关于农村科技特派员暑期大下乡的战略部署工作,学校积极动员农村科技特派员积极下乡,助力广东乡村振兴发展工作。
学校领导对此次农村科技特派员大下乡活动十分重视,听取了各团队下乡部署安排汇报工作,指出学校要牢牢把握“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总要求,抓好落实此次农村科技特派员大下乡活动,助力广东乡村振兴大发展。科技处处长赵灵智表示,今年是扶贫攻坚收官年,要求各团队成员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从8月4日学校正式组织首批团队共18人下乡开始,至今已有13批团队超过37人主动下乡,服务广东乡村建设工作,服务村镇超过60个。
此次农村科技特派员大下乡活动,各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实地考察,因地制宜,本着“一地一策、一问题一方案”的原则,积极与当地农民交流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病虫害严重的农村,特派员团队带领当地农民使用技术手段防治病虫害,比如汪肖云团队在武江区重阳镇九联村以及江湾镇湖洋村、梁屋村重点讲授并推行草地贪夜蛾防控最新研究进展和实用技术,目前已大大缓解本地草地贪夜蛾的病虫害压力;李胜团队在英德市大洞镇大田村结合当地气候与虫害影响情况,给当地农民和村委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建议和防治措施。
在经营模式规模小、种植种类分散、运输成本高、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农村,特派员团队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比如黎杰强团队在东陂镇东塘村、西岸镇东村村、三水村通过举办农业生产专题培训班,建立农民合作社,重视销售渠道,加强市场调研,根据旅游淡旺季安排种植面积,让游客田间采摘农产品等方案解决当地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廖劲松团队通过教授柠檬种植技术,并直接从农民手中回购柠檬,直接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在作物种植不规范、不科学的农村,特派员团队积极提供技术支持,比如阳成伟团队针对大路边镇顺泉村肥力不足的难题,提出将豆科植物与玉米等其他作物进行套种,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来改善土壤的方案;针对油田村贡柑坏果问题,通过降低芸苔素使用和更换种苗来解决问题。
在致力发展旅游业的农村,特派员团队因地制宜,给出未来发展决策,比如曾丹琴团队为东尾村申报3A级景区进行针对性培训,从申报流程到宣传渠道进行全方位辅导,利用革命老区与村民在书法和绘画上的优势,为东尾村制定了3A级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在教育薄弱的农村,特派员团队一方面为当地学生进行短期教育,改进当地教学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同时组织村民一起加入教育队伍,将当地遇到的实际困难与解决方案融合进教育培训当中,比如王前明团队在联滘村、五石村和仙蕉坑村为当地不完全小学(1-4年级)提供点面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的教育服务,并将当地田间发现的甘蔗红壳病问题和真菌防治的途径融入教育服务当中。
在生产方式落后的农村,特派员团队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江丰团队针对石联村、青南村和红桥村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劳动力外流、空巢化严重、农业用地大面积荒废的情况,提出解决对策:重整农村闲置用地,完善工业基础,吸引工业产业入驻,改善教育环境。
在缺乏支柱产业的农村,特派员团队提供技术支持,采用“产业试点”的模式,逐步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再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建立农村支柱产业,比如廖绍安团队在新饶村、角清村(角溪村)和上林村提供先进的虾蟹养殖技术,每个村先设一个试点,以养殖素质相对较高的养殖户为试点单位,并用较小的养殖池塘作为提高养殖技术的操作单元,期望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从业者的养殖技术水平;在掌握了较高的养殖技术后,再扩大规模;高芳亮团队也是通过“产业试点”的方式在根竹坑村、丁坑村和新围村教授小龙虾养殖技术,并尝试借助现有快递物流体系搭建村镇电商平台、直播平台、住宅小区团购等方式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问题;陈义烘团队围绕“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石峰村、方田村、黄岸村展开培训并在现场进行示范指导,答疑解难为农民实地解决问题,让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水产名特优养殖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把科技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养殖技能、科普书籍送进农户手中,帮助农民增强科学养殖能力和科技致富水平,组织科技下乡讲堂活动2场,发送资料、图书80余册、培训农民40多人。
此次农村科技特派员大下乡活动,最成功的模式就是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因地制宜,实行“一地一策”,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助力广东乡村振兴大发展。学校下一步的工作,是巩固现有的下乡成果,继续深入执行特派员下乡活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动更多团队更多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为当地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通讯员:梁剑莹 | 来源:科技处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