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进行集中表达、统筹部署,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是首次,是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鲜明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论述,既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深远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人才强国建设,提出了以“八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阐述的在实践中发现、培育、识别、评价、成就人才的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鲜明体现了习近平人才观的实践性品格,为新时代做好人才干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大批群众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成为生产力的先进代表。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就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方面强调:“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中涌现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就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不断创新识才机制,放开选才视野,扩宽识才渠道,以爱国、奉献为最大公约数,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同心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活动中发现人才。注重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看准的就要大胆使用。注重在具体实践中考察人才政治素质、参与热情、奉献精神、实际能力。
在实践中培育磨炼人才。人的才智是通过劳动和实践获得的。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是我们党获得千千万万优秀人才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用韩非子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凡成大事者必须从基层做起。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文章中提出,“‘千里马’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考验,后备干部不能放在‘温室’里去刻意培养”。广大干部只有在基层这个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沉下心来,经过一番实干、苦干,才可能锻炼出真本领、积累出真经验,关键时候才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才能豁得出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在复杂形势、艰巨任务、严峻斗争中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立足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才。要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人才。坚持在实践中磨炼培育人才,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坚持面向基层培养的导向,引导广大人才扑下身子、投身实践,到基层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重大工程的第一线、服务群众实践中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注重在实践中考察领导干部人才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并作为考察和选用干部人才的重要依据。
坚持实践需求选人用才。在实践中以事择人用才。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好干部成长起来了,培养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终等于没有好干部。”这就要求干部人才工作要紧扣党的中心工作、重大部署,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聚集、培养、使用、激励人才和配置干部,避免“贪大、贪高、贪洋”导致人才引用两张皮,影响干部人才使用效能。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用人单位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充分释放广大干部人才活力。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些重要论述,鲜明地阐述了实践需求选人用才导向的重要性,为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支持和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
坚持实践标准评价人才。坚持实践标准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实践标准,在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中识别战略科学家。”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坚持实践标准评价人才,破除人才评价“一刀切”,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机制,做好人才评价工作“加减乘除”。对长期工作在基层、业绩突出的人才,要适当放宽学历、论文数量等要求,根据行业专业特点,灵活评价方式,综合应用多元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使命与创新业绩相结合的新时代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新路径。
在实践广阔舞台成就人才。实践长才干,时势造英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这就为广大干部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人才工作时,一再强调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流动等环节的改革,为人才松绑,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坚持用事业激励成就人才,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围绕发展,加大投入、扶持和帮助,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载体和平台,助力人才价值的自我实现。坚持用环境成就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环境,让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获得一流报酬,激励人才在实践中创新创造创业,提升人才成就感、归属感。坚持在实践中成就“留得住”的人才,让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勇担新使命,躬身干事创业,成长成才成事,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