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企业向外发展 东莞是最佳选择地

23.11.2015  12:04

■日前,东莞市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成立。图为袁宝成等领导嘉宾出席成立仪式。((记者 陈帆 摄)

东莞时间网讯     11月20日,“产业同城  合作共赢”东莞市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举行成立大会,标志着莞深企业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对于东莞、深圳两市协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袁宝成详解“产业同城  合作共赢”八字深意,得出了“深圳好,东莞才会好;东莞好,深圳会更好”城市产业合作的新论断,并系统回应了深圳企业最为关心的东莞营商成本、政策优势、政府服务问题,寄望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将其努力打造成为既是莞深城市的促进,也是两地产业的促进、两地企业的促进。

副市长贺宇,市政府党组成员、松山湖管委会主任殷焕明,市政府秘书长邓浩全,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首任会长、信义玻璃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贤义,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执行会长于剑等参加会议。

如何认识东莞与深圳的产业合作关系?袁宝成从莞深的历史沿革谈起,指出莞深自古就是一家人。改革开放后,东莞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也离不开在各个时期学习深圳、接轨深圳、承接深圳的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同样,作为制造业城市的东莞,也为深圳总部 经济 的巩固、产业链条的完善、产业后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深圳企业向外发展,东莞是最佳的选择地。”袁宝成指出,深圳企业选择在东莞扩张产能,不仅能享受到“同城化”的环境、待遇和配套,而且对推进莞深产业互补,维护深圳的总部地位、特区的核心地位、中心城市的产业配套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促进会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头。”  袁宝成寄语深莞两地企业家充分利用好促进会这个平台,充分反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实现快速发展,也寄望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将其打造成为既是莞深城市的促进,也是两地产业的促进、两地企业的促进。

市长详解“产业同城  合作共赢”八个字

两地企业发展政策环境渐趋“同城化”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产业同城、合作共赢”八个字?袁宝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也回应了深圳企业最为关心的成本、服务、政策问题。从区位条件上讲,东莞与深圳两地地域面积仅4000多平方公里,不及苏州的一半;

从政策环境上讲,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莞松山湖纳入其中,与深圳一样,东莞将拥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核算、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等政策,两地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渐趋“同城化”;

从营商成本上讲,东莞一直控制营商成本,确保制造业成本在合理范围之内,使东莞价格成本有利于发展制造业,尤其使东莞的地价、租金、配套成本、物流成本、生活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从政府服务上讲,东莞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优化企业服务的政策,加快推进审批改革,连续三年以市政府一号文的形式,出台减轻企业负担、扶持实体经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等文件。

相关链接

首届会长李贤义:

“为大家促生意、为大家促发展”

“虽然是姗姗来迟,虽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可以预见,促进会必将成为推动两地之间开展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桥梁纽带。”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首任会长、信义玻璃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贤义说,多年来,来自深圳的企业项目,一直在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

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将做些什么?“为大家促生意、为大家促发展。”李贤义表示,他们将为进一步深化深莞一体化区域合作、加快本区域产业发展,在开拓市场、开展联合采购,搭建公共创新平台、制订行业规范、推动产业转移等相关工作发挥更大效力,同时依托促进会为会员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和传播平台,作为政府与会员企业的中间桥梁,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