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大佳著”出炉

30.12.2014  06:40

获奖的相关作品。

  工厂流水线出来的诗人等作家获奖

  广州日报讯(记者刘畅摄影报道)昨天下午,备受关注的首届 “深圳十大佳著”(虚构与诗歌类2013~2014)颁奖典礼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王小妮的小说《1966年》、邓一光的小说《你可以让百合生长》、南翔的小说《绿皮车》、薛忆沩的小说《空巢》、庞贝的小说《无尽藏》、盛可以的小说《他旅行去了》、蔡东的小说《木兰辞》、郭金牛的诗集《纸上还乡》、吕布布的诗集《等云到》、太阿的诗集《飞行记》榜上有名。

  据了解,本次评选由深圳市作家协会、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主办,福田区群众文化学会、福田区图书馆、深圳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承办。

  首届 “深圳十大佳著”评选活动评出10本由深圳作者创作的“非学术”好书,分为虚构(小说与诗歌类)、非虚构两个类别,单双年交替进行,双年为小说与诗歌类(虚构),单年为非虚构类,今年评选为虚构类。

  本届参加评比的著作条件为深圳作家、诗人自2013年至2014年10月31日在国内公开出版的相关作品。经过甄别,符合参选的著作达到100余部。

  最终入选首届“深圳十大佳著”的作者都很有特色。如南翔是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盛可以是专业作家,薛忆沩在深圳居住多年现已移民加拿大。郭金牛则是从深圳工厂流水线上走出来的诗人,工作不太稳定,现在龙华出租屋管理工作站工作,以前从未正式发表过诗歌,在获知本次评选奖金为3000元时还有些“惊讶”。南翔认为,评选要淡化“深圳户籍”的身份概念。

  评选助推“深圳学派”发展

  评委会主任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博导谢有顺,他指出:“深圳文学这几年发展很快,已经是广东文学的半壁江山;深圳文学的水准,也代表了广东文学的水准,所以这个评选很有意义。这次遴选的10部小说与诗歌,有一些已经获得全国性影响。我们的评奖既要有胆识,也要有前瞻性,同时还要有程序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