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大基层”的破与立

28.10.2015  09:36
据了解,前三季度,宝安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806亿元,增长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74亿元,增长23.67%,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有升走势,快于全国全省全市同期水平。

大铲湾码头庞大的吞吐量助力宝安经济更上一层楼。

宝安西湾公园是深圳唯一一个立体式的红树林公园。

  区委书记黄敏走上讲台,以工程师的风格,用简洁务实的语言给与会者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智慧宝安”解读课。

  “政府管理‘事过留痕、人过留迹,全过程无死角’,一键可知全局,市民‘一机在手,通遍宝安’……”10月20日,深圳宝安区,一场“智慧宝安”建设工作会议勾勒出的未来宝安图景,令全区各街道、各部门“一把手”们脑洞大开,而区委书记黄敏更是走上讲台,以工程师的风格,用简洁、务实的语言给与会者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智慧宝安”解读课。

  今年7月,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调研宝安,要求宝安办好三件大事,即茅洲河治理、龙头企业培育、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并寄望宝安做好为深圳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挥作用这篇大文章。

  以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为统揽,宝安以“大基层”为经,以“实干”为纬,加快建设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履新两月,新任领导班子衔枚疾进,破立并举,重在立制,以“两重”思维统筹推进实干兴区,以“制度+科技”强化执行力,办好宝安事,以大体系思维布局城管、教育、安全及公共服务各项工作,推动“大基层”宝安在有序、严谨、高效、可控的轨道上大步前行。

  据了解,前三季度,宝安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806亿元,增长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74亿元,增长23.67%,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有升走势,快于全国全省全市同期水平。

  撰文:吴永奎 摄影 何俊

  以“四个全面”先行区目标统揽各项工作

  履新不久,宝安新领导班子以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为统揽,迅速明确了“三带两心两城一谷”的规划格局,提出打造“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的定位。

  ——以“滨海”为魂,推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滨海宝安”。

  作为滨海城市的深圳,其大海的优势、大海的特征、品质、印象,均在宝安得到突出体现。做大做强“”文章,新领导班子提出,将滨海作为宝安发展的灵魂,凸显宝安滨海的城市特点和影响,进一步完善西部活力海岸带规划设计,开展设计成果整合,加强45公里海岸线规划建设,充分体现海岸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8月22日,西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开园,开启了宝安近海亲海的时代。提升中心区规划品质,统筹研究宝安滨海中心区景观提升、设施移交、土地出让,以及与前海对接等问题,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力争将其打造成深圳西部活力海岸线的“龙头”。

  ——坚持产业立区,打造“产业名城”。没有产业就没有宝安的未来,新任领导班子果断地喊出“产业第一”,着力打造“产业名城”。

  其一,重点规划建设“两城”,在福永北至沙井、松岗一带,打造规划范围约3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7.7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产业城,规划范围约3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7.1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产业城,力争将其打造成先进制造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集聚区;

  其二,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推出龙头企业培育“五个一百”行动计划,对产值、增加值、税收、发展潜力、出口五类百强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其三,推动107国道市政化改造,打造“第二条深南大道”,推进禁限货的同时,规划周边空间的城市功能、产业布局等,打造31平方公里的“黄金商务带”。

  ——增进群众福祉,打造“活力之区”。

  着眼于教育集群化发展,如宝安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采用“一级法人、条块并举、一体管理”的管理模式,建设“一校六部”,集团建成后将拥有327个班,学生总数达到15500人。同步启动宝安幼教集团组建,在6所直属骨干幼儿园基础上各组建若干分园,扩大品牌效应。

  以组建宝安中医医院集团切入,着力将区中医院这一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优质资源放大,建设一院、三分院、四中医特色诊疗中心,目前已经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接洽,将共同致力打造“中医药创新之都”,打造中医药科研中心、教育中心、人才中心、学术交流中心。

  瞄准“公园之区”建设,宝安将学习杭州等先进城市经验,建设智慧城管,规划更多公园,至2018年宝安计划新建公园20个,改造提升公园60个。

  实施街道发展战略,宝安将为每个街道梳理一批重点项目,其中石岩作为先行者已敲定了十大项目,年底前将在全区六个街道全面铺开。

  宝安要求,对布置下去的工作,将一张蓝图抓到底,坚持“”的工作方法、行为准则,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多接地气,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据统计,2015年度,涉及宝安的市级民生实事22项,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6项,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了141项民生实事、164项重点工作、427项“马上要办”的项目。在宝安,这些工作任务均被纳入“两重”(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工作统筹,并且明确,所有“两重”工作均将按照“责任传导到人、压力传导到人”的原则进行梳理,列出具体责任人,逾期没完成的将进行追责。

  实干兴区 三管齐下夯实基层基础

  10月8日,国庆节后首个工作日,宝安区干部围坐一室,如同往常一般展开工作会商。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现场从区委区政府的大会议室“转战”至石岩街道的小会议室。区委书记、区长,四套班子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六个街道的负责人,各分管部门领导,置身于一间略显局促的会议室里,围绕石岩“十大工程”现场协商。

  宝安将以石岩“十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打响石岩科技健康绿谷建设这场战役、决胜这场战役,同时,将六大街道的重点项目纳入全区“两重”工作统筹。

  石岩会议是新任领导班子履新以来在街道开的第一个现场会议,这种一把手例会的“整体搬迁”,隐含着丰富的深意。会议不仅是为石岩发展把脉,更隐含了宝安区从末梢发力的“街道战略思想”,折射出宝安区工作方法的创新。

  正是从大基层的认知出发,在实施街道发展战略,夯实全区发展基石的同时,新领导班子在履新之初即将力量下沉,一手抓违法建设查处,一手抓安全生产,夯实“大基层”的地基。

  宝安区作为原特区外大区,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注定查违工作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没有土地空间,就没有产业发展后劲,没有产业就没有宝安的未来”,查违和土地整备工作顺理成章成为宝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正是基于区域发展空间的认知,在深圳“1+2”查违文件的基础上,宝安区迅速响应,进一步予以细化。在不久前召开的严查严控违法建设暨征地拆迁、土地整备工作会议上,区长姚任与6个街道“一把手”签下了责任状,推出了区级层面的“1+1”文件,即《关于严查严控违法建设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以及《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工作共同责任考核制度》(下称“考核制度”)“1+1”文件,这意味着宝安区查违工作体制机制已经基本完备。

  其中,实施方案是宝安区未来查违工作的指南,提出了实现违建“零增长”的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对各街道、各共同责任单位的职责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考核方式,和考核不合格的情形,进一步健全责任传导机制,对控违不力、查违不力的单位和负责人,将严肃问责。与“1+1”文件相匹配,宝安又同时发布《关于在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中严肃纪律的通知》,提出十大禁令,违反者一律先免职再处分。

  为有力保障违建“零增长”,宝安以街道辖区为划分,实行属地管理,将各类用地的监管统一纳入辖区网格,彻底打破巡查执法存在的模糊和交叉地带,确保巡查全覆盖、执法无死角。此外,在“织网工程”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功能,打造查违专属板块,建立查违“1+6+4”系统(1是指区查违办的全区查违监管指挥中心,6是指6个街道分中心,4是指4个管地部门副中心)。据悉,目前宝安正在加快构建“1+6+4”智慧查违系统,将查违工作全程纳入电子化监督,实现巡、办、管、督闭环管理。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是必须要坚守的“四条底线”之一。

  经过多次研究,宝安进一步理顺了区、街道、社区三个层级的职责;明确工矿企业、三小场所、重点场所、交通安全四大板块的责任分工,构建安全监管闭环管理运行模式;强化人、财、物和科技保障,增加一线安全员265名(原有433名),在年初安排2.04亿安全生产经费的基础上,增加4000多万元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目前宝安已经制定了《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再造“三小”场所安全监管工作流程实施意见》,实现巡办分离,分类分级,全程信息化管理。接下来,还将按照“1+6”的总体框架建立“智慧安监”平台,在区安监局设立安全生产信息指挥中心,在各街道设立信息处置中心,实现“事过留迹、人过留痕”,保障这套机制高效运行。

  “制度+科技”办好宝安事

  “所有的申报实现网上、手机运作,海量信息一机掌控,每一项工作进展得如何,每一名干部职工的责任落实得如何,一目了然……”10月20日上午,《智慧宝安建设总体规划(2015-2017)》新鲜出炉,以此为窗,未来宝安智慧生活的瑰丽图景,如杨柳清风迎面而来。

  “宝安各项事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智慧宝安是推动我区各项事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在智慧宝安会议现场,亲自为全区干部演示PPT的黄敏带着无限触动说,他坚信,智慧宝安建设,将推动行政流程再造和审批制度改革,为提升宝安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支撑。

  在区委、区政府主官双双调整后,一个产业大区、经济大区、安全大区、人口大区如何有序、严谨、可控、高效地运转,“一张蓝图抓到底”?这是宝安区新任领导班子迫切思考的重大课题。“智慧宝安”以科技之力重塑制度竞争力与政府效能,正是对这一课题的正面应答。

  “智慧宝安”图景的背后,是在“+”概念大行其道的时代,宝安伫立潮头,实施“制度+科技”,以“三制一科技”(明确责任制、强化督查制与汇报制,发挥科技优势)抓落实的方法论,并以此支撑“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建设。

  ——明确责任。“千斤重担众人挑”——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开展顶层设计,理顺体制机制,首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工作衔接。按照“板块化、耦合性及关联性”原则和“上下对口、一一对应”的要求,对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了调整,提高了落实市里工作部署的执行力。

  ——强化督查。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

  对宝安这个行政大区来说,建立一套好的工作制度、工作模式对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据了解,宝安将建立具有宝安特色的“周一计划、周五动态、全程督查、每月绩效、年底见分晓”的阳光政务模式,使宝安的政务工作更加阳光透明、更具计划性、预见性、协同性和指导性。

  这套工作模式要求,周一进行计划部署,督查部门将工作安排汇编成表,责任到人进行备案,在单位办公系统上公开传阅,实现“一网通”,周五要求干部对分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梳理,督查部门汇编成一周工作动态,在下周一单位领导班子办公会报告,并报上级分管领导、督查部门。

  同时,宝安构建三级的“大督查”工作体系:区委常委会等将定期听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督查情况汇报;督查室将紧紧抓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开展专项督查、专项跟踪、专项通报、专项调研,反复督查,各单位“一把手”、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将亲自督促检查、抓好落实,认真督促工作落实。此外,督查还将从“督事”向“督事”与“督人”相结合转变。

  ——强化汇报,宝安拟将强化汇报制,通过制度的形式将汇报的内容、汇报的对象、汇报的组织形式等予以规范。具体来说,宝安区几套班子成员每年年底拟将向区委常委会汇报年度工作,由各街道、区直各单位的“一把手”对汇报情况进行测评打分,宝安区委书记和区长也将在会上汇报工作,接受测评;同时,宝安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中层正职每年年底分别向所在党组汇报工作,并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组织测评打分。

  ——科技助力,以科技手段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以科技手段创新管理、提升效能,以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惠民利民。

  10月20日上午出炉的智慧宝安规划,正是以“制度+科技”支撑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建设的最新样本。

  依据“智慧宝安”规划,未来3年,宝安将以智慧宝安管理控制中心为主要载体,打造一个“大数据资源中心”,构建“智慧政务、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产业”四大平台,形成一个中心四大平台的体系框架,一批城区智慧应用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建成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宝安”。宝安将以市民的需求倒逼政府服务职能转变,通过打造“宝安通”APP手机终端,实现“宝安通、通宝安”,一机在手可享政府所提供的全部行政服务,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

  宝安以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统揽各项工作,找准了工作的前进方向,以实际行动贯彻了省委省政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体现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宏伟蓝图中的责任和担当。

  宝安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的征程刚刚开始。面对机遇与挑战,宝安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展现“滨海宝安”特色,始终坚持产业第一、企业为尊、纳税为荣、就业为重、民生为本,倾力打造“产业名城”,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加快建设“活力之区”,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对此,我们满怀期待,希望宝安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终将蓝图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