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妇联、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召开部分“两代表两委员”学习研讨会

29.07.2015  18:09

  7月15日下午,深圳市部分女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联执委学习研讨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行政学院召开。会议由市妇联、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联合主办,市三八红旗手协会支持举办。近40名代表委员出席。
  会议采取“世界咖啡馆”形式,以“对话”为核心流程,围绕“汇聚女性力量 共促深圳发展”这一主题,从深圳女性发展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深圳女性发展的薄弱点、深圳妇女工作的着力点三个角度展开对话和联接。市妇联主席马宏指出,会议旨在通过平等而开放的对话,形成观点碰撞、聚结,产生创新思维和集体智慧,把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到深圳妇女工作实践中。
   观点回放
  【议题一】深圳女性发展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
  “女性既有其自然属性,也有她的社会属性。我觉得要从两种特点去结合。”市政协委员、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丽娜建议,在工作上,女性要去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女性的特点和优势,懂得以柔克刚。在家庭中,女性要准确定位,再能干的女性,也应在家中扮演好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回归女性的自然属性。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市建科院党委书记叶青认为,女性要与时代共振,做城市文明进程的推动者。她呼吁女性持续学习,从高度、宽度和气度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提升人生格局;以女性的包容宽厚在矛盾中平和不同利益诉求;各行各业女性都能以自己的智慧写下出色的答卷。
  “深圳女性自身具备的勇于创新、勤于作为与乐于分享的独特气质,与深圳城市的气质追求不谋而合、息息相通。”福田区委常委、两办主任吴晶认为,深圳的现代化,形成于包括深圳女性在内的每个人崇尚实干,努力作为的累累业绩;深圳的国际化,离不开以深圳女性为引领的热心公益、开放包容的积极分享;深圳的创新型,更是成就于有这么多聪明睿智、善于学习、乐于成长,愿意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的独立女性基础之上。因此,深圳女性不断发扬自身独特气质,积极投身城市未来的发展,正是女性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最好的结合点。
   【共识】市政协委员、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汪洪归纳:
  女性发展面对双重角色冲突,即传统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冲突。时代发展中,面对多元化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女性要抓住发展机遇,做城市文明推动者:一是创新。这是深圳的魂、深圳的根,是深圳女性与时代的共振。二是作为。作为来自于独立。女性要能想、能说、能干,有独立的人格魅力,让生命更有价值。三是包容。爱是女性发展最大的动力,宽厚包容,爱自己、爱家庭、爱深圳这座城市家园。
   【议题二】深圳女性发展的薄弱点
  “压力”、“矛盾”、“缺乏”是市妇联执委、源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苏跃概括的深圳女性发展薄弱点的特征。“深圳女性发展有许多需求,但工作、家庭、子女带来的压力,让许多女性感觉到不幸福。传统观念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性别的矛盾给女性带来了不适应。女性发展过程中资源的缺乏,带来了教育、家庭等诸多方面的不公平。
  具体而言,市妇联执委、大鹏新区妇工委主任窦菊琴说,一方面深圳女性在就业机会和职位层次上依然与男性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家务劳动的认可存在距离。许多女性的劳动都是围绕着家庭进行,但这种劳动难以量化,无法体现女性在家中的价值。此外,深圳不同女性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深圳本地女性面对高层次人才竞争,竞争力相对较弱;外来女劳务工融入性比较差;随子女移民深圳的老人融入社会问题突出。
  市政协委员、市妇联执委、市关爱办副主任陈励认为,深圳女性的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两极化特征较明显,在价值取向上有功利化趋势。因承担着职场和家庭双重压力,一方面学习充电的时间有限,成长提升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心理焦虑和情感婚恋问题日益突出。
  市政协委员、艺之卉首席设计师赵卉洲说,“我们分析薄弱点,是最终希望找到平衡点。找到平衡点,回归女人的本质,体现女性外柔内刚的特质,找到自己的幸福。我希望未来的深圳女性和中国的未来女性,都能成为幸福的女人。
   【共识】南山区副区长曹赛先归纳:
  从社会层面来看,存在着妇女权益保障立法不够完善、女性就业机会相对偏少、晋升空间比较小、传统与现代观念相冲突,女性发展资源相对缺乏等问题。从家庭层面来看,存在着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难以兼顾、家务劳动价值未被社会认可、子女教育压力大多由女性承担等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存在着移民城市家园意识不强,工作压力较大、学习时间不足、价值取向功利化、幸福感相对缺失等问题。
   【议题三】深圳妇女工作着力点
  针对深圳女性在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点,参与讨论的女性代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破解之道。
  在精准服务方面,市人大代表、财政部驻深圳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监察专员、党组书记朱彦强调,要利用社会化发展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不同的女性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促进女性均衡发展。例如,可在各级领导干部中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女性终身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妇女活动。
  在法律层面,市人大代表、市人大预算委委员肖幼美建议,一要依法保障妇女权益,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引导下更好地实现女性权益。二要增强妇女工作的群众性,落实妇联工作进万家门,结万家亲,访万家情的方向和目标。
  在环境建设方面,市编办副主任王耀文建议不断提升女性的职场素养和家庭文化素养;要促进机会的平等,给予女性在就业环境、机制等方面的保障;要重视体现家庭劳动社会价值,关注全职女性的权益保障,重视母亲对1—3岁孩子陪伴的重要性。
  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市妇联权益部部长余长秀认为,有必要建立女性发展基金会,帮助女性发展,援助贫困妇女;建立公共政策的性别评估机制,从性别的视角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避免政策和措施存在性别歧视。同时,在制定预算时要考虑到女性资源,给女性必要的经费支持。
  在教育方面,市政协委员王雪教授认为,有必要加强幸福家庭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要走进大学、走进中小学生家长群体、走进城中村以及社区的弱势群体当中。在教育的形式上,可以整合网络资源,在线开设与家庭幸福有关的课程,让更多人分享理念。
   【共识】市政协常委、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董事长王岚归纳:
  一要健全法律政策,确保女性发展的机会平等。包括加速反家庭暴力立法,促进性别平等条例的实施,对公共政策进行性别评估等。二要加强党建带妇建,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和队伍建设,培养女性人才。三要增强妇女工作的群众性,突出三个“万家”,即“进万家门、结万家亲、访万家情”。四要在法律的引导下,提供精准的关怀服务,包括建立女性发展基金会,保障妇女事业发展和对贫困妇女的救助等。五要加强幸福家庭教育,提升女性综合素质,使女性能很好地平衡作为社会人、职场人和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深圳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