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年内投入使用

26.03.2015  18:28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玮)25日,深圳市人大发布的市科技创新委《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转移条例》等法规实施情况报告透露,深圳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基本功能已经上线,年内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销售额超千亿元的3家,超百亿元的17家,超十亿元的157家,超亿元的12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700家,占广东省的一半以上,培育出以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迈瑞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另一方面,《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转移条例》作为近两年才实施的新规,已初显成效,2014年,市级技术转移机构登记备案新增8家,累计45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新增3家,累计13家;部市共建项目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正式揭牌,引进8家机构入驻南方中心基地;牛津大学ISIS公司在福田也建立了深圳分支机构,广大康奈尔中美科技转移中心也落户南方中心。

  市科技创新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深圳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完成整体设计,基本功能已经上线,2015年可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上线的技术转移机构有近20家,重点实验室189家,工程中心222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15家,技术项目有1000多项,有孵化服务的机构10家,企业并购服务的1家,整合科技成果1842项。

  另据介绍,2014年6月深圳已启动了《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以下简称《示范区条例》)的起草,由于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涵盖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届时,拟在《示范区条例》中用专门条款废止实施已久的《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