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限电令”引热议 业内盼“限”为“管”

24.07.2015  14:28

  广东新闻网深圳7月23日电 (郑小红 廖奕)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23日就“新限电令”举行座谈会。广东省人大代表曾远标、协会成员、新闻媒体、电动车商家还有电动车消费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新限电令”这一政策的利弊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禁电”的后果,对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问题做了探讨。

  2015年6月27日,深圳市交警局发文公告,自7月1日起,本身车重不超过40公斤、最高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电瓶最大电圧不超过48伏的电动车,实行新的“限电令”,凡上路者正式开罚。是日起,深圳市将在全市绝大部分区域(90%左右)限制电单车上路行驶,面临200元的处罚。

  早在2008年,  深圳就推行过“禁电”政策,后又改“”为“”。打从2012年起,深圳市交警局一年又一年公布一批禁行路段,到今年禁行路段涵盖全市所有主干道。“限电令”范围涉及深圳市9区近百个街道,全市禁行马路达600多条,占深圳市公路网90%以上。

  电动自行车快速成为中国两轮交通工具的主体,华南地区也成为中囯电动车制造的四大版块之一。据深圳市电动车协会资料统计,从2004年开始,10年来主要厂家总产销量高达千万辆,2015年上半年的社会保有量达到百万辆。据深圳市电动车协会会长罗国彪介绍,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40余万辆,而电动自行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就已高达400万辆。

  罗国彪分析,电动自行车不仅方便普通市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出行,尤其在城郊等公共交通不到位的地方,更便捷着社会经济活动。快递投送、快餐外卖、维修服务、派送报纸等服务业普遍使用电动自行车作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运输工具。而且电动自行车还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更为可观。

  广东省深圳市电动车商协会面向社会就“假如全面限行电动车,您预测会给深圳带来什么影响?”进行了调查。在一万多份问卷中,不少被访着认为,“限电”后,公交、地铁会变得更拥挤,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生活费用的上涨,电动车制造与销售企业会受到冲击,出现员工失业。

  2012年,深圳市交警局就“限电”征求意见,结果支持与反对打了个平手,“限行”政策推行3年来,一方面是庞大的社会、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政府“”的需求,这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平衡是摆在面前不可逃避的课题。

  对于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问题的解决,座谈会上有多种不同的声音。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许俊林表示,协会的宗旨是与政府进行沟通。协会希望政府改“”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

  该协会副秘书长胡东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给予政府的建议。政府可以参考北京、上海等地规范管理电动车上路的法规;政府可以将深圳扣押的电动车进行拍卖,将拍卖资金用于治理电动车专项基金;下放一定权力,让行业、协会参与进来,分摊政府工作量,实行责任负责制;通过举办座谈会来确定方案,充分听取民意。

  广东省人大代表曾远标建议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立法,同时修建电动自行车车道。

  一位轿车车主表示,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在生产时需要对电动自行车限速。而时下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不按交规行驶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屡有发生,这些也是交警限“”的原因之一。

  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已经将近16年,目前深圳有超百万人在使用电动自行车,而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问题困难重重,电动自行车究竟会“何去何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