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了首个肝移植中心

27.05.2016  20:40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袁利君)5月27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牵手合作,市三院成为浙大一院协作医院,并成立了李兰娟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浙大一院肝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据悉,该中心也是深圳首个肝移植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拥有22个国家重点专科,在国内综合性医院中名列前茅,其肝胆胰外科和感染病学科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本次协作医院挂牌仪式的启动标志着市三院和浙大一院的合作模式由“三名工程”点对点合作模式发展到面对面多学科合作模式,并以感染病和肝移植为发展龙头,带动相关综合学科的全面发展。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确定泌尿外科、普胸外科、妇产科、感染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ICU 7个学科为重点扶持合作学科。由浙大一院对应科室的科主任或副主任担任市三院业务主任,对方对应科室选派副高及以上职称专家到医院开展手术指导、教学查房等工作,每月2次。对方在合作期内应优先接受市三院卫技人员进修培训和职能科室管理干部挂职锻炼并免收进修费。协作医院的挂牌启动为市三院综合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市三院还引进了浙大一院著名传染病学家、国家卫计委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并成立李兰娟院士专家工作站。李兰娟院士创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据介绍,市三院将引入李兰娟院士团队的人工肝技术治疗技术,并建立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人工肝治疗团队。应用浙大一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经验成果,建立复杂新发传染病的综合救治技术能力。利用该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及研究经验,建立高水平的传染病临床诊断力量,重点引进生物芯片检测等设备,应用高通量、灵敏、精确、快速的新型诊断技术、传染病特异性细胞免疫诊断技术,提高传染病临床诊断技术和少见及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分离鉴定能力建设。此外,双方还将建立感染病多学科远程会诊中心,开展疑难、重症、罕见感染性疾病的远程会诊、教学查房。并开展广泛深入的人才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市三医院感染病学科建设的自我造血能力。

当日,浙大一院肝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也挂牌成立。据介绍,浙大一院是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其肝移植、胰腺移植、肾移植等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或区域先进水平,每年完成200例左右的肝移植手术。“浙大一院肝移植中心深圳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未来器官移植是市三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将提高整个深圳市肝移植的水平。”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说。

今年3月23日,市三院成立了OPO(器官获取组织, 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主要负责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宣传和咨询等相关工作,并建立和发展器官捐献协调员志愿者队伍,院内招募、培训协调员等。5月4日该院成功开展第一例器官捐献工作,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OPO专家的指导下,医院为该患者行器官捐献获取术,成功捐献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及双眼角膜。据悉,医院计划向国家卫计委申请肝移植资质条件,力争尽早在深圳开展肝移植手术,届时需要进行肝移植的患者足不出深圳也可以进行肝移植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