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滑坡事故七日祭 广东举行默哀活动哀悼遇难者
26日是深圳滑坡事故遇难者的“头七”祭日,11时40分,事故现场所有人员为事故中的遇难者默哀,救援的工程设备鸣笛,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新华社发
胡春华朱小丹等赴深圳参加默哀活动,并召开救援工作会议
羊城晚报讯 26日,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事故处置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当中,广东在深圳光明新区事故现场举行向遇难者默哀活动。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等参加默哀活动。
昨日上午11时40分许,随着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一句“请全体肃立,集体默哀3分钟”,胡春华、朱小丹等省领导以及现场救援人员神情肃穆、低头默哀,随后一一敬献鲜花,深切哀悼事故遇难者。现场挖掘机械等工程设备同时鸣笛3分钟,为逝者送行。
默哀活动前,胡春华再次赶赴救援现场检查指导,并主持召开救援工作会议,听取最新情况汇报,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胡春华表示,广东坚决拥护国务院调查组对事故的定性,积极配合调查组做好下一步工作。胡春华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要加大救援力度、加快救援进度,始终坚持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不放弃任何一丝救人的可能,同时清理每一寸土地,全面搜寻遇难者遗体,消除现场安全隐患。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安抚好遇难与失联人员家属。要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为救援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省领导林木声、黄善春、慎海雄、林少春、刘志庚、李春生,深圳市市长许勤等参加活动。(徐林 岳宗)
12月25日,救援人员和参与救援的机械在事故现场作业 新华社发
在悲歌中铭记警示
——深圳滑坡事故七日祭
相当于50个足球场的面积被倾泻而下的泥土吞没,楼房被毁,生命凋零。
12月26日,深圳滑坡事故第七天,巨大的泥土堆上,救援人员依然奔忙的身影、工程器械仍不停歇的轰鸣,汇成了一曲悲歌。
哀鸣的笛声,敲响在每个人心头。国务院调查组已明确这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如何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才能给逝者和历史一个交代?如何吸取教训,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与时间赛跑的七日
26日上午11时40分许,事故现场东四作业区,哀乐低吟,洁白菊花铺在暗黄泥土上。
鸣笛3分钟,久久回荡在深圳阴沉的天空下。
广东省、深圳市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干部,参加救援的武警、消防官兵、工作人员集体肃立,脱帽,垂首,向事故遇难者默哀。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12月20日11时40分许。
深圳市光明新区红坳受纳场渣土堆填体突然滑动,两年间堆起的高102米、体积300多万立方米的泥沙渣土爆发式涌出,顺着山坡冲出一公里多远。
瞬间,相当于四五层楼高的土层覆盖了38万平方米的宽阔区域,掩埋了附近33栋建筑,一个曾经的工业园区变成巨大的泥土场。
截至26日,事故已造成7人死亡,75人失联,17人受伤,90家企业受影响。
突如其来的灾祸,惊呆了市民,深圳笼罩在哀痛之中。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驰援行动也立即展开。
●生命至上的七日
直到滑坡41小时后,终于挖出第一具遇难者遗体。
“这次滑坡是我从业3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的规模。”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国楠一语道出了救援的难度。
滑坡面积大、土层厚,给现场掘进造成极大障碍。武警水电一总队总工程师李虎章说,在他们负责的一块长150米、宽120米的作业区里,“挖了9米还不见底”。
困难和危险没有挡住搜救的步伐。
22日上午10时左右,救援现场东二区。武警水电一总队三支队9中队五班班长王伟的心提了起来:雷达探测仪显示,这里有生命迹象。
不断下挖,继续探测,生命信号依然较强。
救援者的信心越来越坚定:这里肯定能救出人来!
23日凌晨2时46分,距探测到生命信号已过去17小时。
在水泥楼板上凿开一个拳头大小的洞时,救援队员们看到有东西在晃动!
那是一只手!
武警水电部队的战士把手伸进去,紧紧握住这只手。
6时38分,晨光初露时,19岁的田泽明成为事故现场救出的首位幸存者。
●警示未来的七日
25日晚,国务院调查组的判定掷地有声:此次滑坡是一起受纳场渣土堆填体的滑动,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随后,在滑坡事故第十次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市长许勤带着市领导班子深鞠一躬,向所有遇难和失联人员家属、受伤人员和其他受灾群众,向全社会道歉。
“根据事故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该负什么责任就负什么责任,该接受什么处理就接受什么处理,该处理什么人就处理什么人。”马兴瑞说,“这次事故损失惨重、影响恶劣,教训十分深刻,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深圳特区形象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建市于1979年的深圳,在36年的年轻历史中首次遭遇如此惨重的事故。从一个小渔村跻身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向来以“速度”闻名。而面对这次灾难,城市管理者理应反省:“快”与“好”之间、速度与质量之间、利益与安全之间,应如何把握?
痛未定,思已起。以人为本改进管理,把百姓安危时刻挂在心间,方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未来,对得起人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