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演绎“绿”的新律动

04.09.2018  02:30

行走深圳,天空湛蓝,城市绿意盎然,河湖鱼翔浅底,林木郁郁葱葱。

美好环境的背后,有一支“绿色指挥棒”:绝不触碰“生态红线”,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创新“生态审计”制度,探索生态文明“特区”,以绿色考核确保改革落地。

深圳,作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近40年间,始终将“特区精神”“改革创新”等关键词贯穿其中,并没有把“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工作抛在脑后,坚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深圳的脚步从未停歇,建立高标准绿色经济体系,闭环式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序释放“生态红利”,催生出一朵绚烂的“生态文明之花”。

直面问题 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起笔,深圳较早承受了环境的压力。2000年初期,人口高度密集、产业高速发展,工业企业污染多,点源、面源污染负荷重等系列问题渐渐凸显。

8月18日,深圳市人居环境委生态处副处长张志宇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发展中,深圳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生态资源是长远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生态质量是深圳质量的重要内容,开始科学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科学谋划,规划先行。深圳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制定《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落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领域。

如今,从深圳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部分区域被一条“线”圈起来,这条“线”就是生态控制“红线”。

生态红线”就是“高压线”,深圳以铁线铁腕铁律管控这条“生态红线”。2005年,深圳率先出台《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将市域近一半土地划定为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明确规定全市生态用地比例不低于50%。13年来,线内面积不减,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生态质量逐步提升。

此外,深圳还反弹琵琶、独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发展之路。从2009年开始,前瞻性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抢占新的经济制高点。

高附加值、绿色、低能耗,已然是产业筛选和行业拓展的关键词。生命健康、机器人、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产业蓬勃成长,新兴产业对深圳GDP增长贡献率已超过一半。

绿色经济体系”的大树结出果实。2017年深圳预计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2%和9%,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特区的亮丽品牌。

长期以来,法律一直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守护者”。张志宇说,深圳坚持法治先行,加快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法规体系,先后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建立健全环保信用管理、绿色采购、绿色信贷等市场机制,完善环境监管模式和长效机制。

敢闯敢试 创新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从深圳市区出发一路向东,1小时车程,海南日报记者抵达了深圳的生态净土——大鹏新区。经常在大鹏半岛游玩的市民李女士说:“过去污水直排入海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每天傍晚和家人一起到海边散步是让人最惬意的时刻。

大鹏新区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大鹏新区作为深圳的生态文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率先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改革。

深圳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孙芳芳介绍,早在2009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就将深圳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列为年度重大调研课题。2015年完成典型区域——大鹏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空间、生态足迹、河流水环境容量、旅游承载力等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分析,绘制了大鹏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布图。

作为深圳生态基石和生态文明探索的“最大试验田”,大鹏新区肩负着“为深圳市生态保护与高端产业协调发展探索道路”的战略任务。为了保护重点区域,深圳以生态补偿弥补发展的不平衡,数十年来,大鹏半岛年年都获得用于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并列出受补助人员责任义务的明细。

截至目前,大鹏新区已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7亿元,直接受惠村民1.6万人,当地群众看到了政府生态保护“久久为功”的决心。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探索运用科技和市场手段创新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质量和效率。”孙芳芳说,深圳市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建立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也是一大亮点工作。2015年以大鹏新区为试点,在全国率先启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此后,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形成《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规范》,为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了科学标准。

此外,深圳市通过率先试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和碳排放权交易,以市场化、法治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和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成为干部任免奖惩的“绿色指挥棒”。深圳坚持以刚性的制度设计推进考核落地,引导各级干部树立绿色生态政绩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考”。

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深圳市环境保护实绩考核试行办法》,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负责人被集体诫勉谈话。“实践证明,谈话效果立竿见影,在次年考核中,这些单位均取得较大进步。”深圳人居环境委工作人员王建玲说。

除了在任期内要进行考核,领导干部离任还要接受“生态审计”。“损害生态环境将终身追责,即使调离了也能找到明确的责任人。”王建玲说,生态审计制度起到主动保护环境的作用,促使各区淘汰和拒绝了一大批高消耗、重污染的项目。

绿色低碳 努力为城市“留绿

8月是观鸟淡季。然而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会有约10万只候鸟到深圳湾一带停歇。香港观鸟会的普查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共录得濒危鸟类黑脸琵鹭3941只,其中有375只在深圳湾一带过冬。

为什么候鸟愿意来深圳湾一带过冬?近年来,深圳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像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这样的生态公园能发挥多大的能量?

深圳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园长尹玉柱自豪地说,生态公园是深圳生态保护区的缓冲带,是科普教育基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它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海南日报记者发现,这座公园的北边就是人流穿梭的城市核心区和住宅区,西边紧邻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边一河之隔的对岸,是属于拉姆萨尔国家重要湿地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这里是国内第一家由民间环保机构托管的市政公园,采用‘政府+专业机构+公众参与的自然保育’模式,呵护着深圳湾红树林滨海湿地的生物廊道,也是公众亲近湿地、了解环保知识的窗口。”尹玉柱说。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这座城市已是寸土寸金,但在生态建设方面,深圳依然拿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执意要为城市“留绿”。

从2006年开始,深圳精心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确保市民居住地2公里范围内有园林小游园或社区公园;5公里范围内有休闲游览的大型城市公园;1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回归自然和登山锻炼的郊野公园。

近年来,深圳将公园建设作为打造城市优美环境的重要抓手,出台《深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成公园超过1000个、绿道240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45平方米,在全国名列前茅。

繁华都市,闹中有静,深圳努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丰收的赢家。如今,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贴有绿色标识车牌的新能源汽车,一辆辆崭新的电动公交车穿梭于深圳的各大主干道。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和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截至2017年底,深圳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2万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6万辆,纯电动出租车1.3万辆,新能源私家车4.9万辆。

深圳盐田区则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造出碳交易虚拟平台,市民可以通过“低碳生活”“知识闯关”“发起活动”等五大途径获得碳币,碳币可以用来充话费、买书,且已突破数据壁垒,初步实现用水、用电和燃气数据交换。平台上线后,受到市民的一致称赞。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继续沿着质量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用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力争把深圳建设成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记者 郭畅 张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