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互联网+”开启参政议政新路径

04.11.2015  15:21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今年10月14日,本报报道了深圳市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建交通问题交流微信群,打造“互联网+”参政议政新平台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昨日,中国网的记者也专程来到深圳,和深圳“委员代表关注交通”交流群的群友们面对面交流,说说群里的那些事。

  做民意的收集者和反映者

  在“委员代表关注交通”群,每天都有即时解决的事,比如交通信号灯故障排除,路牌错误更改等,但群友们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

  市政协委员、群主王雪举了个例子:在刚刚过去的10月,群里就做了一件大事——联合300多名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市交委提交了一份《对交通运输部出租车网约车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作为研究交通的学者,王雪从专车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关注这一对现有出租车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的新生事物。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作为长期关注这件事的学者、委员、普通市民,我认为我们应该有责任积极发声。”尤其是得知交通运输部委托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为两个文件征集意见时,王雪认为,大家更是大有可为。“我们这个群里,有着不同利益方的代表,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王雪的想法得到了群里的代表委员们的支持。“零碎的讨论次数多得数不清,比较集中的讨论就有五六次,最长一次长达5小时,从晚上8点一直谈到凌晨1点。”市政协委员蒋雷说。

  汇聚了众多委员代表智慧的建议经13次易稿,最终提交到了市交委,并由市交委交到交通运输部,市政协和市人大常委会也通过不同途径将深圳委员代表的声音送到了相关的决策层面前。

  “最广泛的吸纳民意能让政策法规执法成本降至最低,我们就是要做民意的收集者和反映者。”王雪介绍说。

  快速解决问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

  说起“委员代表交通群”之所以能快速解决问题,市政协委员居学成认为,离不开群里市交委、市交警局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支持。

  今年6月3日,他在群里反映了沙河西路和西丽路路口交通指示牌上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错标为“深圳职业技术学校”。市交委有关负责人得知这一“报料”后,不到24小时,有关部门已经重新做好路牌并安装完毕。而他在群里关于一个红绿灯“罢工”的“举报”,更是不到两分钟就获得市政协委员、市交警局副局长徐炜的快速反应,最终在短短几分钟内恢复正常。

  “正是得益于市交警局、市交委等职能部门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的议政热情才这么高。”居学成说。

  在昨天的采访中,市交警局、市交委“潜伏”在群里的群友也介绍了相关的情况。市交警局法制科科长李广群告诉记者,市交警局各业务处室的负责人都被拉进群里,一旦委员代表们提出和交警相关的问题,各业务处室就会收到徐炜发来的有关截屏,各处室按照接到警情的程序,快速反应,进行核查、出警解决问题。

  而市交委规划设计处副处长李云源也表示,从“委员代表交通群”得到的启示,市交委内部也建立了扁平化、高效处理问题的交流平台—— “治堵群”,把各个处室的负责人都召集在一起,一旦委员代表提出什么问题,立即会转发到“治堵群”里,然后相关处室就立即行动起来。由于交委涉及的很多业务并非能立即解决,但交委会第一时间把采纳委员代表意见情况以及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向委员代表们通报,争取委员代表的理解。

  开辟更多网上议政平台,为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建议

  “我所在的专委会——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也建了群。现在,群里也开始更多地进行有针对性议政,比如针对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讨论等。”群友蒋雷的发言表明,“委员代表关注交通”群的红火,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在政协委员内部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而这种“震动”,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认为是非常良性的——“委员代表关注交通”群的成功经验将可能带动更多的委员代表开辟网上议政平台,就市民关注的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讨论,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