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大医院“挤破头” 小社康“吃不饱”

03.06.2015  19:11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石义胜

  “头痛脑热不去家门口的社康中心,而是直奔大医院排队,这类现象既使大医院不堪重负、又使基层医疗机构‘吃不饱’,既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也加剧了看病难。

  “2014年,全市社康完成门诊诊疗量仅占全市门诊诊疗量的26%,而英国等发达国家基层医疗占90%。基层医疗机构未真正发挥市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分级诊所是国际通行的医疗管理制度,为什么在深圳‘水土不服’?

  两会上,如何完善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的话题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廖海兰等32名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强化基本医疗保障的建议》,倡导落实完善分级诊疗。在分组讨论或接受媒体采访时,代表们大声疾呼多措并举,构建行之有效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

  分级诊疗面临四大问题

  调查发现,分级诊疗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

  问题1:基层首诊机制未真正确立

  截至2014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57.83万人。在就医安排上,社保部门要求二、三档医保参保人首诊必须到社康中心,否则不予报销费用,目前绑定此类参保人821.31万名。2014年,我市社康中心、门诊部、医务室门诊就诊比例仅为34.25%,其中,网点最多的社康中心占了26%。“基层首诊没有硬性要求,分级诊疗就成为空中楼阁。

  问题2:双向转诊制刚性不足

  “早在2008年,我市就出台了《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医院双向转诊管理办法》,由于‘基层首诊’未能有效落实,加上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加速向大医院聚集,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结构性紧缺。”医疗机构间欠缺有效协作,三级医院与社康中心构建的“双向转诊”未有效落实,突出表现在“上转容易下转难”。社康中心条件有限,无力承接下转病人,病人也不愿意下转。

  问题3:急慢分治不够明确

  我市虽然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层级分工,大医院、专科医院承担大病、疑难病、专科病、急诊的诊疗,基层医疗网络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等小病的诊治和疾病的后期康复。但是,这种分工也未真正落实。在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至少一半以上的病症可在社康解决。

  问题4:群众信任度不高、就医观念不够科学

  门诊中,80%为常见病,疑难病、需要特殊处理的疾病各占10%。调查显示,首先选择到社康就诊的调查对象比例为65.4%、选择到社康就诊的主要原因是社保定点医疗机构,而选择到市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相信其医疗水平(46.4%)。在大、中型医院就诊且病情稳定后,40.2%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意转回社康中心继续治疗。

  完善分级诊疗要过六道关

  廖海兰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为分级诊疗创造条件,引导普通疾病患者在基层就医。在分组讨论及接受媒体采访时,代表委员们对完善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开出了六副具体的“药方”。

  药方1:建立合理的基层首诊制度

  通过医保支付引导居民必须在社康首诊。居民应首先在所住社区的社康中心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登记在册。未经社康医生诊治办理一定手续,医院不可接受未经社区医生诊治和转诊的属于应在社区内解决的疾病的就诊者。

  药方2: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体系

  以原特区内地区的行政区或原特区外地区的街道为单元,将社康中心集中交由一家医院举办,构建人财物相对独立、责权利基本统一的管理体制框架,实现社康中心的集中式、一体化管理。

  药方3:全面提高基层诊疗水平

  探索门诊分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专科医生下沉到社康门诊。让社康急需的儿科、妇科、康复科医生和中医师到社康门诊。全面提高全科医生待遇,加大社区医护人员培训,增加社区护士配比,使全科医生有精力放在诊疗上,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药方4:全面推行全科医生服务

  全面完善现行全科医师规培制度。推进社康中心全科医生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将签约居民的公共卫生经费和基本医疗经费由全科医生统一管理,实现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健康与费用“双守门人”的作用。

  药方5: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标准

  整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资源,推动医疗机构联网组团运营;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工作规范,明确常见病出院、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原则、转诊责任,建立全市统一的双向转诊组织管理、操作流程、转诊预约服务网络等。

  药方6:利用“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资源互联互通与优化配置,实现患者与医疗机构的双向选择。通过视频诊疗、远程诊疗等信息化手段,将三级医院的优质技术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辐射、拓展和延伸,实现医护专家和诊疗信息共享,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均等的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