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敢于创新是深圳文艺精品标签

16.09.2014  17:24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洲璐 钟润生

  刘莎莎 实习生 欧 芸

  深圳7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5部作品由我市报送,2部作品为深圳人创作,由其他单位报送 )报道见报后,引发深圳各界人士热议。大家认为,深圳这片文艺热土取得这一骄人成果,与市委市政府长期重视文艺创作、不懈抓精品创作的指导方针有关,是深圳宣传文化战线多年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结晶。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业内专家以及部分读者,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为时代发声的生动写照

  “正因为深圳的文化建设注重创新内涵,所以这片土壤才孕育出争奇斗艳的文艺繁花。”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军表示,近年来,深圳涌现出大批文艺精品,并逐渐从精品发展经典,离不开深圳的创新精神。

  张军认为,敢于创新是深圳文艺精品标签。从提出“文化立市”到建设“文化强市”,在10多年的历程中,深圳的文化建设始终彰显着创新的独特魅力,为文艺精品创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歌曲到电视剧、电影再到动漫,深圳的文艺创作形态不断创新,引领行业的潮流。比如,获奖电视剧《有你才幸福》创下2013年央视一套开年以来黄金档最高收视纪录,《熊出没-夺宝熊兵》突破2.5亿元票房,成为了国产动漫的标杆。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是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深圳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张军认为,深圳3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为深圳的文艺创作提供了题材的富矿,深圳文艺创作者要深入挖掘,以与时俱进、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向中国的舞台、世界的舞台。

  “深圳今年一举拿下5个‘五个一工程’奖,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深圳这座城市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著名词作家、诗人、深圳作协副主席田地谈到今年深圳的“大丰收”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的文化和深圳这座城市一样,一直走在时代前沿,不停地为时代发声,可以说是“领唱中国”,这是因为深圳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这是因为深圳对文化一直以来的敬重,“深圳从2009年开始,接连启动了音乐工程、影视工程、文学工程、美术工程,高度关注文艺精品的创作环境。这次获奖的作品,思想性强,有力度、有高度,算是对深圳和深圳文化的一次生动佐证,为时代发声的生动写照。

  著名文化学者胡野秋认为,深圳多部文化作品能揽获“五个一工程”奖项,体现了深圳市艺术家旺盛的创作力,他们能够在好的文化氛围下,把主要的创作精力放在大的题材上。此外,深圳的整体城市文化建设十分扎实,近年来,通过建设“文化强市”,吸引了更多的作家、艺术家聚集到深圳来。

  好作品凝聚各方力量

  知名作家、深圳市福田区作协主席秦锦屏,从另外一角度分析了深圳近些年为何佳作不断的原因。她说,深圳近年的成绩说明一个真理,群众文艺作品创作,一是靠艺术人的热情敬业和艺术良知;二是政府对基层文艺创作工作的高度重视;三是作品本身接地气,具有贴近现实、引领精神的意义。因此,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诞生,一定是凝聚了各方力量春风化雨。不仅仅作品本身“打铁须得自身硬”,政府推行的好的文艺政策,对文艺人才、文艺作品的高度重视则是为作品保驾护航的根本,再就是广大群众对文化艺术的积极参与、议论、批评则是促进作品良性生长的有效土壤……繁荣文化事业,人人有责。推进文化事业,人人有责。

  胡野秋留意到,获奖作品中多部是影视类作品,深圳为影视类作品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拍摄创作环境,同时,深圳的民营资本进入较多,也为深圳的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资金支持。“深圳的多部文化作品能拿到‘五个一工程’奖项,不仅是宣传效果出色,市场反应良好,更因为这些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胡野秋指出,这些年深圳文化产品生产和推广的机制越来越成熟,创作出了一批体现真善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深圳在未来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上,更需要

  “修炼内功”,除了积极组织文化作品参加各类赛事之外,要把作家的全面培养和作家队伍的壮大提到议程之内,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学艺术的领域独立创作,同时积极探索深圳文化走出去的道路。

  深圳小品话剧团团长邸叙然认为,“情真意切、引领潮流”是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的特点。深圳有宽松的创作氛围,有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深圳的文艺作品才有了充分表达情感的土壤。深圳报送的5部作品其中3部来自民间,这显示出,深圳民间蕴藏着强大的原创力量,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更接地气。

  深圳文化建设进入“喷发期

  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认为,此番深圳“批量获奖”表明,深圳的文化建设已进入“喷发期”。

  “文化的积累有一定过程。经过多年的积累,深圳在文学、影视、动漫、音乐、舞台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强大能量。这也证明,在深圳,这样一个文化资源并不丰厚的新兴城市,只要观念正确,路径得当,文化发展仍然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模式。”李凤亮说,“实际上,深圳在公共文化、精品打造、创意引领、文化培育等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作为一个深圳人和文化从业者,这次深圳斩获‘五个一工程’奖,我既觉得荣幸,也觉得这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深圳的文化资源不丰富,却能在文化建设上做得风生水起,李凤亮认为,这主要得益于4个方面,“首先,深圳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其次,这里科技发达;再次,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金融的支持;最后,深圳有完备的文化政策支持和引导。这些年深圳在文化建设上取得这么多成就,我认为,跟上述几点密切相关。

  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前主席、深圳新原野娱乐传媒总经理郑凯南则表示,这次深圳的“五个一工程”奖中有不少是影视剧作品,“我注意到这些获奖的影视剧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的内容其实和深圳并没有什么关系。我认为这是一个进步。过去我们提到文化上的‘深圳制造’,总觉得它应该是反映深圳人深圳事的,其实这样的观念是狭隘的。现在‘深圳制造’不仅是服务深圳,更要服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