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文化“世界杯”深圳堪当中国队前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马璇
主讲嘉宾
王京生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于 平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
白岩松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
互动嘉宾
黄发玉 深圳社科院副院长
李凤亮 深圳大学副校长
王绍培 深圳后院读书会发起人
作为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十年800期的重要活动,昨天下午,深圳广电集团演播大厅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高端对话。
在800期特别节目中,王京生、于平、白岩松三位嘉宾从深圳文化发展谈开,围绕“文化是流动的”、“市民文化权利”、“国家文化主权”等主题展开交流,现场思想与智慧的火花不时迸发,激起观众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对于深圳文化的发展,大家有着清晰的认识——文化因流动而生机勃勃,创新、智慧、力量的文化元素在城市流淌闪光;
对于深圳文化的未来,大家有着美好的期许—— 在文化“世界杯”中,深圳可以扮演中国队的前锋,继续敢闯敢试。
谈 文化流动 文化并非仅有积淀一种方式,文化因流动而生机勃勃,深圳因为活跃的文化流动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谈话背景】举行了800期的市民文化大讲堂,是深圳多年来文化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深圳,一座曾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何以能实现文化跨越?从理论上寻根究底,王京生部长提出“文化是流动的”理论,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奠定理论根基。
王京生:提出文化流动理论,来自深圳是“文化沙漠”所引起的思考。很多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说深圳没文化。深圳没有文化吗?别的不说,深圳的文化观念就影响了全国,而且是迄今唯一以城市名命名的观念。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念。深圳观念是一种文化观念,是对文化价值的一种判断,不仅推动了城市的建设,还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这些观念,深圳就难以有这么多的成就和探索,就永远不是今天在世界在中国在人民心目中的深圳。深圳,是一个首先生长价值观念,然后才生长高楼大厦的城市。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深圳没有文化?是因为长期统治我们思想的是文化积淀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是陆续积淀的,第一是特别注重时间,越往上排越受人尊重。第二是特别注重地域。这样的理论不仅统治着我们学界,而且渗入到民间。
文化发展中,文化积淀肯定是发挥作用的,文化继承、形成文化传统都需要积淀,但是,文化不仅仅积淀一种方式。文化流动,更能反映文化发展的本质和现象,而文化积淀本身也是一种流动,是纵向流动。因此,当看到文化是流动时,一切疑惑和不解烟消云散。只有坚持文化是流动的观点,才会对深圳文化的飞跃有感觉,才能解释深圳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并且解释它的长远未来。
流动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最大动力;文化的生命在于流动。文化在多样中存在,在流动中发展,在融合中前进。文化流动理论,可以让我们的城市建立起文化自信。文化是大规模流动的,它的流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很多东西,只有30多年历史的深圳曾经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边缘之地,尽管没有多少传统文化资源,却因为活跃的文化流动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成为国内领先的文化城市,而一些原来文化繁荣的地方,却因为缺乏文化流动而变成文化落后之地。
于 平:对于文化流动理论,我很赞同其中四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文化流动,不是一般地描述在自然状态之下缓慢的变迁,而是关注快速发展的文化景观。第二,深圳谈文化是流动的,不是一种简单陈述或描述,而是有一种强烈的主张。中央提出要挖掘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重点做好创新性发展,也是一种强烈的主张。第三,这种流动的文化是特别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就如同文化记忆和文化想象的关系,有一些文化记忆当然对文化想象会有好处,可是有时候文化记忆会束缚住文化想象,如同一位学者所说,“没有文化记忆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但我们也应看到“走不出文化记忆的民族可能带来民族的悲哀”。第四,文化传承要抓的是“继承创新”,文化发展则要抓“集成创新”。
白岩松:我是从内蒙古去北京的,于司长是从江西去北京的,而京生部长是从北京来深圳的,这不就是一种文化的流动吗?文化是人聚集之后的一种产物,中国没有一个城市一诞生就教中国人民认识字的,以前,深圳的“圳”十有八九的人都读“川”,深圳诞生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字“圳”。深圳还奉献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观念,是不是一种文化?如果没有这样的两行标语,中国的改革记忆会不会缺少一些什么?更何况,这个观念是一个推动力,因为它,深圳已经从自身的文化流动和思想观念上开始出发了。
文化流动理论,不是一个凭空而来的发明,而是重新靠近文化该有的规律。请问文化什么时候不是流动的,那些认为积淀才是文化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考古学有一个词“文化层”,历史文化遗迹都是逐渐累加的,这就是流动,没有流动就没有积淀,如果只有积淀没有流动,文化就消亡了。对于文化而言,没有流动就没有活力。
谈 文化权利 深圳从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观念,到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让我们看到这座城市不仅关注方向,更提供方法。
【谈话背景】大讲堂的“十年”“800场”,诠释了深圳市民文化权利的行进和发展。“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深圳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自觉的实践起点。十多年来,深圳以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工程、利民举措、便民活动,让市民共享共创文化成果。
王京生:提出“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观念,最早源于联合国1976年1月正式生效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其中对“文化权利”的表述我至今记忆犹新,其大意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文化活动;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科学进步带来的利益;所有人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并且享受应得的利益。后来我们根据这个《公约》提出了“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的观念,即充分实现市民文化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和创造成果受保护的四大权利。其中“文化创造”的权利是我们加进去的,我们认为,不仅市民有“文化创造”的权利;作为政府,更应该给市民的“文化创造”创造充分条件。
白岩松:对于文化权利,我看重的是权利的来源。权利来源于需求。作为政府部门或者文化工作者,面对需求的时候需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保证市民现在的文化需求,提供多元化供给。比如说有的市民现在不需要听市民文化大讲堂,但有一天当他们想听时,大讲堂还在。这就是市民的一种文化权利。二是对现在只有少部分人有需求,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求的,也要提供前瞻性的保障。三是市民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但是将来一定会有需求的,政府要想到,提前做好,这是一种开启。深圳应该在这一点上走在前头,继续做好拓荒者、敢为天下先。
于 平:我非常同意二位的观点。文化权利跟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密切相关,有三种层面,一是基本需求;二是“三多”需求,即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增长性的文化需求。实际上,老百姓有很多社会建设需求是放在文化需求之前的,比如说教育、住房、卫生、经济保障等等,因此,文化需求是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一定高度并追求更高幸福指数的需求。实质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而言,不是“量”的增容而是“质”的锤炼,这尤为需要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先行拓展视野,提升境界。
白岩松:当政府提出“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时,体现出一个“身段”的转变。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时,政府仅仅是供给者,有施予的概念;而当满足市民文化权利时,政府成为卫兵,为市民捍卫文化权利,否则是失职。这应该成为政府的定位,也符合当下老百姓对政府的需求。深圳从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观念到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让我们看到这座城市不仅仅关注方向,更提供方法。
谈 国家文化主权 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多地通过中心城市来实现,深圳应有责任担当,自觉研究和张扬国家文化主权
【谈话背景】不久前,深圳提出了十大文化愿景,其中一个就是“以张扬国家文化主权拓展国家利益和城市利益”,期待着以国际一流城市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并在交流中形成文化话语权,展示城市文化鲜明特色。深圳何以有这样宏伟的文化理想与担当?
王京生:市民文化权利和国家文化主权,是城市文化运营的两大支柱。文化主权的概念,我是在十几年前首次接触的,从那时起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文化主权,是国家意志、国家文明在世界上的张扬和话语权。现在,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多地通过大的中心城市来实现,就像纽约之于美国,巴黎之于法国,还比如说戛纳电影节,戛纳就是通过著名的国际电影节向世界传递了法国的文化价值观。深圳同样可以承担这样的使命,我举一个例子,深圳去年被评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不久前,有个印度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说他观察了世界上许多民族,发现现在最不爱读书的是中国人。马上,就有一个瑞典作家出来反驳并举例说,中国的深圳刚被评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所以说,深圳获得这个荣誉,不仅深圳人有面子,中国人的尊严都同时得以维护。
于 平:国家文化主权,深圳提得比较早。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果文化主权都不能确立,强国就没法谈了。文化强国,应该是文化软实力很强的国家,对内是增强亲和力、凝聚力,对外是提升影响力、辐射力。文化主权,还要落在一个很重要的层面上,就是文化产业。深圳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深圳的腾讯等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产业的力量。深圳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多是新业态,而且是最具影响力的。现在,讲文化主权讲话语权,都需要这些新生文化业态的发展壮大,我们的文化主权才能更有效地得到保证。
白岩松:我看深圳,最初也是像所有人一样注重她的经济探索功能。但是,我现在更在意她在文化探索中所给予中国的文化成果。深圳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建立一个最合适的距离。因此,深圳人是最知道陌生人也是亲人的中国的第一座城市,这样的城市要开始思考“公民”二字的含义。
在张扬国家文化主权中,深圳要承担吗?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城市之一,深圳一出生就承担着为中国改革开放探路的使命。现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平息了吗?炮火没有了,但是以其他方式打得如火如荼,比如文化,比如经济。军事上,中国可以永远不侵略别人,文化上,可不可以用辐射、影响,恢复中华文化该有的对人类的贡献,不能只当文化守成者和接受别人文化产品的人,我们要为人类更幸福多贡献一点。
王京生:我非常赞成白岩松的观点。文化主权不仅是高尚的也是实际的,我们可以通过文化主权的张扬去拓展国家利益。拓展国家利益不光是通过经济,事实上,通过文化主权拓展国际利益的空间甚至更大,比如说话语权。深圳作为在国家战略中拥有重要地位和责任担当的中心城市,理应自觉研究和张扬国家文化主权,彰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白岩松:在日益激烈的文化“世界杯”中,深圳要扮演中国队的前锋,必须提供几个主力队员,这不是参不参与问题,而是深圳的职责。
谈 城市文化 深圳文化发展一直秉承“知行合一”原则,引导市民求真求善求美,使创新、智慧、力量的文化元素在城市流淌闪光
【谈话背景】市民文化大讲堂、读书月、关爱行动、创意十二月……深圳城市主流文化具体体现于文化品牌的设计和打造过程。目前,城市竞争已进入了“拼文化”重要阶段,深圳在文化改革发展中如何激流勇进,开拓创新?
黄发玉: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中心,更主要的是一个文化中心。一个中心城市对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圳以一城之身份,提出“文化主权”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是义不容辞的。深圳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观念,我认为其中实现“文化创造”权利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因为市民和公民同时也是创造的主体。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圳文化观念体现了一种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
李凤亮:我感觉到在整个讨论当中一以贯之的,是文化使命问题。可以看到,“深圳十大观念”不仅是深圳精神的生动体现,它更属于变革图新的时代、走向复兴的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我常常会想:“观念文化”缘何能在深圳得以发展?一是深圳虽无深厚文化积淀,但有改革热土,是激情燃烧的现实培育了这些观念;二是敢闯敢试的特区人打破框框,不守常规,以热烈的语言、先行的观念为自己鼓劲;三是深圳人的文化自觉,尤其是一种凝聚“观念文化”的自觉。
白岩松:对深圳我最大的感受不是观点、思想,而是行动、方法。深圳这座城市是“行动派”,她的每一个方向都有许多的实践、行动与方法。比如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提倡全民阅读,但只有深圳获得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因为深圳有坚持了14年的读书月。可以说,深圳读书月已经成为中国在阅读方面的第一品牌。
王京生:在城市文化发展中,我一直秉承“知行合一”的原则。“知”,除了文化自觉,还要知道以什么为起点和根据去“行”。我们策划文化活动,除了“以人为本”服务老百姓外,更重要的是,是从人的良知出发满足需求。可以说,我们开展读书月是求“真”、开展关爱行动是求“善”、开展创意十二月是求“美”,通过引导市民求真求善求美,使创新、智慧、力量的文化元素在城市中流淌、闪光,营造出尚德崇文、勇于探索、昂扬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
于 平:深圳探索创造的一系列文化品牌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深圳十大观念”对于如何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有积极的建议,对不少省市的发展有启发。深圳是在一个没有多么厚重的文化记忆的基础上来建设一个城市,深圳经验不仅对于文化记忆相对贫瘠的城市有启示意义,对于文化记忆厚重但同样渴望着转型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强市的地方来说同样很有意义。
王绍培:在不同文明的接壤的地带,比较容易产生新兴文明。这其实是对深圳的鼓励,深圳在时间、空间上,都是一个不同文明汇聚、交融的地方。我最近发现,世界上很多思想家都来自法国,因为法国人喜欢百科全书式的研究,思维是发散的;巴黎是法国众多智慧型大佬的聚集地,崇尚知识崇尚文化尤其崇尚思想的创造。法国文化对未来深圳的文化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以后我们应有意识地从一个知识消费的城市变成一个知识生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