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深圳经济快车装上“新”车头

04.01.2016  11:01

  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调整阵痛的背景下,深圳经济已经驶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来自深圳证监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深圳上市公司群体中,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绩增幅显著高于传统产业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深圳经济持续增长的“”车头。        新兴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证券市场素有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在深圳经济的“晴雨表”上可以看到什么?

  深圳证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深圳200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大增25.88%和43.2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中国实体经济整体面临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阵痛时,深圳经济为什么能保持如此高速的持续增长?更详细的数据也许能够回答:

  去年上半年,深圳地区9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6.37亿元、净利润119.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3%、23.19%。同期84家传统产业公司(剔除17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金融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幅为4.03%、-11.12%。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净利润占辖区非金融房地产业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64%,较上年度提升8个百分点。

  来自深交所的数据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这一点。2014年深圳46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平均净利润9486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47%、39.42%。

  这两组颇有代表性的数据表明,在全国上市公司实体产业增长动力出现下降的情况下,深圳上市公司实体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拉动力量来自于新兴产业。转型对深圳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深圳企业开疆拓土能力强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什么能够出现如此强劲的逆市增长?

  记者深入采访了多家绩优公司后发现,灵活的产业发展策略、强悍的开疆拓土能力,是深圳企业拥有的共性,正是这种“共同基因”使深圳企业能够把握新兴产业迅速涌现出来的商机,率先在各自的蓝海中实现快速生长。

  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达实智能,20年前从事粮食仓储自动化业务起家,2003年开始切入智能建筑这一新兴产业。伴随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该公司敏锐把握住行业新走向,果断将产业触角从单一的智能建筑向全周期智能管理服务领域延伸,从单纯的产品向整体解决方案拓展,并不断根据需求开发新产品、新服务。随着智能建设这一新兴行业扩展成一个年产值4000亿元的大市场时,达实智能也搭上行业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