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深圳的“土八路”挽救了新中国文化
墙上是忠元婆婆的相片,她说当年很时兴她戴着那顶黑布帽,后来不少文化名人也是戴着黑布帽离开白石龙的,一来遮阳挡雨,二来便于掩饰掩护。
提起黄忠元这个名字,很少会有人认识这个深圳白石龙的普通97岁老人。但如果回到75年前,“邹韬奋、茅盾、胡风、戈宝权”等这些在新中国文化史上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人士,却都曾与黄忠元有关。这是一个关于深圳白石龙一群“土八路”与“文化人”之间的伟大营救故事。
“只知道他们从香港来,要保护好他们”
1938年,日军从惠阳大亚湾一带登陆,仅仅10天时间,广州周边各县和东江下游大片国土相继沦陷。白石龙村内同样人心惶惶,日军不断上门扫荡,破坏耕作生产。“村民在插秧,山坳顶的日军哨所直接往农田里开枪。白石龙旧村门楼没修复前,还能看到很多枪孔。” 80岁的蔡启培老人回忆。也正是在这样的紧张形势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组织各种形式的游击队、自卫队,保卫家乡,仅白石龙这座小小的村庄就活跃着抗日自卫队、妇女会、担架队。
村民刘鸣周、蔡达是几位老人都纷纷提起的令人敬佩的“老革命”,大营救中,他们动员村内各种抗日群众组织“秘密”参与,为游击队的工作做好后勤保障。蔡兴富一直跟着“大佬”蔡达参与抗日行动,哪里有需要就去哪,后来他还参加了粤赣湘边纵队。如今,老人得拄着拐杖出门,耳朵听力下降,身体的病痛也越来越多。可回忆起往事,眼里仍闪烁着光芒。“蔡达是我堂哥,他让我到元朗接文化人安全回村里。我先后去了三次,也不知道他们具体身份,只知道要保护好他们。”蔡兴富说,当时形势很惊险,不能走捷径,得在山里兜弯路,怕暴露行踪。
1942年1月,第一批脱险的文化名人、爱国人士抵达白石龙村,在教堂里度过了第一晚。此时,刘鸣周正领着村民在深山密林中搭建山寮招待所,让大批人马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入住。茅草棚给文化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家廖沫沙后来就曾写道,“尽管这样简陋的茅草棚,但我们一走进这间奇异的新居,便感觉安定、舒适,疲惫不安之情,立刻消失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