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会组织面临史上最严监管

04.11.2014  11:24

  中新网深圳11月3日电(记者 郑小红)记者3日从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简称:民管局)获悉,从2014年11月开始,该局将对市级社会组织开展为期40天的抽查工作,意味着深圳社会组织将迎史上最严监管。

  深圳民管局相关负责人称,此次计划随机抽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40多家,主要检查各类社会组织遵章守法、内部治理以及依法依规根据章程开展活动等情况。2015年后将进入常态化的日常抽查监督。

  近年来,随着深圳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培育扶持社会组织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实现较大幅度跃升,截至2014年9月,全市社会组织已经达到7852家,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该市社会组织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组织能力偏弱,公信力有待提高,违章经营、违规办事和违法活动时有发生,而对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的手段主要是由登记管理机关实施的年检(年度报告)、评估和专项检查等,无法客观反映社会组织的真实状况。为此,深圳市民管局于2014年10月8日颁布实施《深圳市社会组织抽查监督办法》,在全国率先推进社会组织抽查工作。

  深圳市民管局计划从2014年11月开始抽查工作,每次随机抽取抽查名单后,在不提前告知抽查对象的情况下,前往社会组织注册地址进行检查。抽检全过程向社会公开,并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及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同时联系媒体进行动态跟踪报道。在抽查中一经发现社会组织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处,并列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同时向社会公开查处结果。

  本次抽查工作重点检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被新闻媒体曝光的;其他部门移交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有被投诉、举报的;未提交年度报告或未按时参加年检的;年度报告抽查不合格或年检不合格的。

  深圳市民管局希望通过建立实施抽检制度,实现工作理念从“重登记轻管理”转变为“轻登记重管理”;工作方式从“事后被动式处理”转变为“全程动态式检查”;工作模式从“运动化整治”转变为“常态化监管”,让社会组织不想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