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方向骚扰信息违法犯罪发起第3次攻坚战

17.03.2017  19:31
查获25万余条被盗公民个人信息,215个涉嫌骚扰电话被关停

深圳警方13日联合多部门在全市开展第3次打击整治骚扰信息违法犯罪集中行动。共清查涉嫌骚扰信息违法犯罪窝点17个,共查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25万余条,带回220人接受调查。目前,警方共刑事拘留2名犯罪嫌疑人、办理网上追逃1人,关停涉嫌骚扰电话215个。

查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25万余条

去年10月、12月,深圳市连续开展两次打击整治骚扰信息集中行动,市民接到骚扰电话、骚扰信息的次数大幅下降。但今年春节过后,骚扰信息现象卷土重来。为此,警方联合市市场稽查局、市通信管理局、市消费者委员会以及电信、移动、联通、腾讯公司,在全市范围开展第三次打击整治骚扰信息集中行动。

行动期间,深圳警方及各部门出动执法力量450人次,共清查涉及骚扰信息违法窝点17个。其中,电话推销类4个、服务器托管类3个、保险推销类1个、追债公司类3个、通信代理类1个、房地产投资类1个。带回涉嫌发送和拨打骚扰信息的相关人员220人做进一步审查。共查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25万余条以及个人信息图片量4GB,缴获作案“猫池”设备(短信群发器)5套,作案电脑3台以及其他作案工具一批。

个人信息泄露途径五花八门

在本次行动中,福田公安分局根据有关线索,在福田保税区某公司抓获犯罪嫌疑人梁某婷,缴获某商业银行客户信息11万条。据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王征途介绍,梁某婷手上的银行客户信息都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有的是花钱购买、有的信息互换,还有一部分是原来同事沉淀下来的。目前,梁某婷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其同伙刘某已被警方办理网上追逃。

上述案例只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途径的冰山一角。王征途介绍,根据以往侦办案件显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多样,黑客入侵数据库非法窃取,部分行业从业人员疏于管理而泄露,甚至还有通过网络公开购买、查询、下载,等等。

不法分子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之后,往往在公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信息用于灰色产业,甚至诈骗。本次行动中,宝安公安分局查获一涉嫌买卖认证淘宝账户的窝点,据宝安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郭岩介绍,该案被抓获犯罪嫌疑人徐某将其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注册微信,淘宝、京东店铺,速卖通商铺以及银联电子账户等,从事一些灰色产业,甚至用于诈骗,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警方将实施常态化打击机制

对于骚扰信息违法犯罪及其背后的公民信息泄露问题,深圳警方将依法实施常态化打击机制。据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欧子奇透露,下一步,除固定电话之外,深圳警方还将加大对利用手机进行信息骚扰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存在违规经营的相关企业,将由主管部门加大惩处力度,并列入行业“黑名单”。

(深公宣 编辑: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