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财政7成多没花出去 上半年GDP增长超全国水平

31.08.2015  18:10

  深圳今年上半年财政“花钱”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934亿余元,仅完成全年预算的26 。9%,还有七成多没花出去。这是深圳市人大昨日公布的《今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显示的。同时,市人大还公布了今年1-6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201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调整方案报告。整体上,深圳上半年G D P达7550 。1亿元,增长8 。4%,高于全国1.4%,经济总体呈现稳中趋升的良好态势。

  市人大计划预算委经初审认为,今年上半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保持良好。但上半年预算支出执行不理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明显滞后于时序进度,仅分别完成年度预算的26 。9%、12 。1%。为何“花钱慢”、如何调整,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经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找原因和制定办法,据悉有3大原因,一是今年人代会召开时间较晚,影响部分项目预算支出进度;二是深圳原有的“以拨代支”方式被国库集中支付取代,需要时间来适应支付方式的改变;三是今年预算中还增加了来自历年存量资金的千亿元,规模偏大、执行压力也大。

   上半年预算收入

   规模全国第三增速超平均水平

  据今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09亿余元,增长27.9%。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稳中趋升,这是财税收入增长的根本基础。尤其是深圳第三产业经济活跃度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金融业更是实现20%以上的超常规增长,这都促进了深圳财税收入稳定较快增长。

  从行业来看,上半年深圳税收规模占比超过10%前四大行业是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合计占整体税收比重的七成。制造业仍是深圳第一大税收行业,但与金融业的比重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10%,主要是由于上半年金融业税收大幅增长七成多。具体来说,金融业税收里光上半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就实现18亿余元,超高速增长3倍多,已超过上年全年收入总额。地方级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实现143亿余元,增长55%多。上半年房地产业税收增长13.4%,主要是“3·30新政”后深圳房地产市场相对活跃所致。

  横向对比来看,上半年深圳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36个省级财政中排第2名,高于全国地方级平均水平和全省水平;收入规模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排第3位。

   花钱慢”有新情况

   增加千亿预算新支付方式待适应

  另需引起高度重视的是,财政支出进度整体偏慢。上半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934亿余元,增长1 。3%,仅完成预算的26.9%,远落于时序进度。据分析,支出进度整体偏慢,除了今年人代会召开时间较晚,影响部分项目预算支出进度之外,一是新预算法实施后深圳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原有的“以拨代支”方式不再实行,支付方式的改变需一定时间来调整适应。二是今年将盘活历年存量资金1045亿余元调入预算安排,预算规模偏大给预算执行带来压力。

  实际上,深圳在审计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时就发现个别专项资金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市本级专项资金2014年底共有八类63项,全年总收入320亿元,审计发现个别专项资金使用率较低。其中,节能环保等5项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共计86.97亿元,全年没有使用;新能源汽车等3项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共30 。7亿元,全年支出共11.32亿元,资金使用率36.87%。为此,市审计局要求市财政委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管理,各资金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快专项资金支出进度,有效发挥专项资金对民生、产业等方面的保障和扶持作用。

  此外,区本级财政存在较大额存量资金。审计发现,龙华新区2014年采取“以拨代支”方式将国库资金76.44亿元拨入集散户,部分资金无明确的预算或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部分项目资金未发生支出,部分集散户资金转存定期存款。大鹏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如国际生物谷建设项目2.60亿元从国库拨入集散户后,项目无支出。市审计局要求龙华、大鹏新区管委会对本级财政存量资金进行清理,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方案,着力盘活当前已有的存量资金,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