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创举荐制选拔创新人才

30.11.2015  16:08

  今后,只要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才,即使未达到传统评定标准,深圳也将给予政策扶持。记者近日从深圳市人社局获悉,深圳首创举荐制,为有发展潜能的优秀青年人才开辟认定通道,马蔚华、王石、徐扬生等20名企业家和学者被评为首批举荐委员。

  举荐委员为深圳发现和推荐人才

  根据新发布的《深圳青年创新创业选拔支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圳市政府从相关领域遴选和聘任举荐委员,举荐委员凭借其在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和识人用人的卓越能力,以“举荐制”的方式为深圳市发现和推荐有潜质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据深圳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调研员陈捷介绍,举荐委员从国家级以上高层次专业人才、“孔雀计划”A类人才、知名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负责人中遴选产生。举荐委员聘期5年。

  已获深圳市政府聘任的首批举荐委员共20名,包括知名企业家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万科董事长王石、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中外知名院士兆凯生物工程总裁王兆凯、华大基因主席杨焕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举荐委员多选自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

  陈捷说:“这些企业家和学者都具有公信力和社会知名度,在各自领域有突出成绩,并愿意为社会承担责任,不收取费用。”举荐委员的联系方式已在深圳市人社局网站公布。

  具有潜能的青年人才可自荐

  根据方案,深圳市将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互联网、文化创意、生物、新材料、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等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域,选拔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凡在深圳工作、学习或自主创业两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或者创业项目属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领域,具有发展潜能、并符合相关推荐条件的,可向举荐委员自荐。”

  不论专业背景、学历程度,不分户籍,符合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例如有独特的科研方法或思路,从事产业核心技术研究,科研团队带头人,创办的企业正在进行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创新商业模式等。

  特别优秀或急需的人才,可不受在深圳两年时间限制。深圳市人社局副巡视员林超英举例,“哪怕是在英国工作的好苗子,愿意来深圳,举荐委员也可以推荐”。

  举荐成功的人才享工作生活福利

  根据方案,举荐委员自行决定举荐对象,可以是自己发现的人才,也可以是获得举荐委员认可的自荐者。举荐属于个人自愿公益行为,不收任何报酬。

  举荐人和举荐对象都将向社会公示,深圳市人社局欢迎社会各界对选拔工作予以监督。

  在举荐制实施初期,每位委员每年可举荐不超过2名优秀青年人才。方案计划从2015年起,用5年时间,每年重点选拔不超过40名优秀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未来将视实施效果调整举荐委员和举荐数量。

  举荐委员举荐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将确定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或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将享受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学术研修等配套政策,以及深圳市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此外,还将鼓励所在单位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积极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参与或主持重大项目、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机会。

  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还将向风险投资类机构推荐这些优秀人才,争取社会资本关注和支持。

  以举荐制扶持人才,深圳为全国首例。对于不符合现行高层次人才认定方式、孔雀计划等传统标准的人才,深圳也给予其脱颖而出的机会,举荐制也是对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1+6”政策的补充完善。

  不管是2008年高层次专业人才“1+6”政策,还是“举荐制”,深圳都走在全国前列。林超英说:“现行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方式主要针对在科研、应用、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域已取得成果的人才,暂未覆盖到有发展潜力、尚未取得成果的青年人才,而这部分青年人才正处于急需扶持阶段。” 南方日报记者 刘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