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城:社会建设成果广惠于民

14.03.2016  16:41

  中新网广州3月14日电 题:深圳龙城:社会建设成果广惠于民

  远眺龙城,湖光山色,层林尽染;近观市景,繁荣有序,百业兴旺;走进大街小巷,文明气息,扑面而至;走进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和乐幸福。这就是深圳龙城街道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的真实写照。

  龙城街道是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场馆所在地,是落实“深圳东进”战略的深圳东部中央核心区域,也是我国首个“文明型街道”建设试验区。五年前的龙城,作为原特区关外的一个街道,仍然存在着城市社会管理服务基础薄弱、公共配套不足、城中村容积率过高、二元化群体需求冲突等诸多问题。近年来,针对影响城市社会发展的短板,龙城人紧紧围绕“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社会建设理念,大胆探索,着力创建社会建设“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模式,全面推动社区服务品牌化、公益服务多样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社会建设创新成果广惠于民。从而,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层实践做出了很好示范。

  共建:发动社会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

  “积极搭建社会建设项目平台,引领社会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是我们倡导‘共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龙城街道党工委委员余秋婵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我们的探索,既是基于国家社会建设命题的落地需要,也是缘于辖区的社会建设压力。

  龙城街道管理服务人口近5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8.9万余人,常住人口增长率达3.36%。龙城人口的快速膨胀,在带来城市发展活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提升来自五湖四海的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和幸福指数?是龙城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

  为此,该街道在依法理顺各基层组织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调整工作模式,创设社会建设“共建”格局。2011年,紫薇社区率全市之先首创“双工一社”社区公共服务模式,该模式荣获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社会服务“十佳案例”奖;辖区新联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又处在工业区的结合部,其治安压力较大。2013年4月,该街道创新推出了合署办公、统一培训、统一调遣、共同研判的“警社联动”治安管理模式;2013年8月,愉园社区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了“一中心多站点”社区服务模式,有效破解了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延伸瓶颈;2015年,尚景社区作为该街道“智慧社区”创建的试点社区,积极探索建立“悦家园”体验馆。目前,“悦家园”服务平台已开发“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便民”等7个版块,共吸纳社区家庭注册用户2500余户,服务社区人群18000余人次。

  共治:强化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和自治化

  构建“法治、自治、共治”社会治理模式,目前正在成为龙城街道社会治理的新亮点。

  近年来,该街道以改革创新主动适应社会建设新常态,不断完善社会自我管理机制、提高居民自治能力、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倾力打造“文明·自治”小区,创建“一委两会多联动”劳资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创设“居民议事厅”,实现了基层民众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新目标。

  城市生活小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居民自治意识较为淡薄,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困难,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改变这一现状,该街道于2013年8月率先启动了“文明·自治”小区创建活动,在城市生活小区成立党支部、业委会,与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形成“三位一体”共治格局,有效促进了社区依法治理和居民自治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龙城辖区劳动争议呈现高发、突发和多发趋势。为从源头治理劳资纠纷,确保辖区和谐稳定,该街道依托嶂背社区综合党委,积极建立“一委两会多联动”劳资纠纷共治机制,收到了良好成效。嶂背社区已于2015年2月确定为“深圳市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社区是重要着力点。该街道愉园社区充分利用“居民议事厅”平台,积极带动辖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协商共治,与社区综合党委、居委会、工作站形成了互助互利的社区管理体系。2013年至今,该社区已围绕学生入学、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市场升级改造、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等方面的问题开展议事活动38场,共议事600多项。目前,该社区已被深圳市定为首批“人大立法联络点”。

  共管: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管理,如何突破传统桎梏?龙城街道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着重倡导的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系性框架下的“社会共管”新思路。

  近年来,该街道依托“织网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共管能力,建立起覆盖市、区、街道、社区的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较好实现建设信息资源的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互联互通、融合共享,为民众织就了更加完善的服务网、安全网和幸福网。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12月,该街道已累计采集人口信息80416条、注销89389条,采集法人信息4720条,采集房屋信息6521间(套),上报事件信息4784宗、处置4620宗,处置率达96.57%。

  “社会共管”这一命题,对于该街道尚景社区来说早就有过探索。2011年4月,该社区为彻底解决影响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构建了由社区综合党委领导、社区工作站负责、社会组织协同、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共管新格局,创新推出了“一会二调三防”社区管理模式。自该模式运行以来,社区各类纠纷事件的调解成功率超过95%以上。家住尚景社区城市花园的居民王志宏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如今,我们小区的居民纠纷少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大家现在就像一家人,这种生活的氛围让人感觉很温馨。

  此外,该街道盛平社区的“三资”阳光财务管理模式和街道物管中心的“三监五新”物业管理模式,均较好回应了市民群众对股份合作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对小区物业管理改革的诉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共享:助力社会公益服务项目不断惠及于民

  如今,具有龙城特色的社会公益文化正在形成,社会公益服务水平正不断提高。

  2015年12月11日,首届“龙城杯”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大赛在龙城街道拉下帷幕,共有50多个项目报名参加,服务项目涵盖少年儿童关爱、外来流动人口和务工青年服务、健康医疗、助残养老、环保以及客家文化传承等,经过专家评审团初审、复审、网络投票和决赛等四个环节,共评选出了15个优秀公益服务项目。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提升自身能力,承接社会公共服务,该街道积极创建社会组织跟踪服务制度,从制度和平台多方面着手激发辖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同时,还在全区率先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创新。据介绍,龙城此次首选的15个优秀公益服务项目一旦落地实施,直接受益人群将超过20万人。

  据了解,包括新孵化的爱联客家文化促进会、恒创未成年人服务中心等12家社会组织,该街道现已发展社会组织团体200多家,其中,市、区级登记80家,街道备案137家。这些社会组织团体在该街道各个社会领域的公益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正与日俱增。

  “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的扎实推进,是龙城街道让民众分享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成果的又一实例。2015年3月,根据龙岗区推进“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的总体工作部署,该街道自加压力,迅速行动,把“社区民生大盆菜”直接纳入“文明型街道”建设予以全面推进,把“点菜”的选择权交给社区和民众,通过“居民点菜做菜”的方式,对民众迫切需要、普遍关注的小事、急事、难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高效化、常态化办理,真正实现“我的实事我做主”。统计显示,该街道2015年共申报“大盆菜”项目4批次,确定实施项目293个,申请经费近4600万元。截止2015年年底,已完成项目264个,完成率90.1%;问卷调查显示,民众满意度达96%。

  (武军 陈文英 胡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