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7岁女子以为患感冒耽误治疗 差点丢命

14.04.2016  15:26

  一位年仅 27 岁的深圳女子日前与死神擦肩而过。4 月 13 日,记者从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了解到,柏女士上月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头痛、头晕等症状,以为是感冒,服用了几天抗病毒药物,症状却加重了。几经辗转,柏女士被送往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当时她的血压已不能回升,血氧下降,心脏功能只有正常人的 1/3,游走在生死边缘。最后,该院 CCU、麻醉科、体外循环组、外科组成的急症救治小组决定立即使用 ECMO 治疗。目前,柏女士术后状态颇好,下周即可出院。为表达谢意,柏女士家属为该院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以为自己患有普通感冒

  上月的一天,柏女士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头痛、头晕等症状,她以为自己得了普通感冒。但是,连续服用了几天抗病毒药物,仍然不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了。于是,4 月 1 日,柏女士来到当地医院检查。经医生检查后发现,柏女士已出现全身大汗、脉搏细速,血压降低及心率增快等心源性休克早期表现,情况不容乐观。

  因柏女士病情迅速恶化,当日夜间被转入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入院时柏女士心情烦躁,多种升压药物已经加至极量,血压仍然是 70/50mmHg,而心率快至 160 次 / 分。虽然医院立即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辅助循环支持,但柏女士血压依然不能回升,血氧下降,心脏功能只有正常人的 1/3,血液中的心衰标记物超过最高值。“ 当时,柏女士已身处生死一线。” 该院 CCU 副主任、主任医师徐验说。

  ECMO 运行数分钟,急速恶化的病情得到控制

  时间就是生命!入院后一小时,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CCU、麻醉科、体外循环组、外科组成的急症救治小组决定立即使用 ECMO 治疗,大家各自分工、忙而不乱地展开紧急救治,装机、麻醉、手术、切开、插管、连接管道、引出血液、体外氧合、回输体内,让被急性炎症严重侵犯的心脏得到完全的休息和治疗。可喜的是,ECMO 运行数分钟后,柏女士血压回升了,达到 110/70mmHg,心率下降至正常了,病人急速恶化的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

  谈及 ECMO 救治难点,孙逸仙心血管医院院长杨建安说,ECMO 是体外膜肺氧合的简称,是抢救急危重症的 “ 神器 ”,是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时的核心支持手段。它的原理是将患者的静脉血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膜肺)将静脉血氧合为动脉血之后,再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可进行长时间的心肺支持。在使用 ECMO 期间,膜肺可进行有效的二氧化碳的排除和氧的摄取,相当于替代肺脏的工作。“ 驱动泵使血液周而复始地在机体内流动,相当于替代心脏的工作,这样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杨建安说。

  下周即可出院回家

  入住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后,柏女士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终于在 4 月 7 日撤除 ECMO 和呼吸机,次日又撤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复查心脏超声,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从原来的不到 20% 恢复至正常人一样,身体各项指标亦逐渐恢复正常,下周即可出院回家。

  “ 由于 ECMO 仪器的置入,牵涉面很广泛,因此对医院整体技术要求极高,” 该院重症监护病房主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刘强说,因此需要一个团队的密切配合,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国内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心能紧急进行治疗。

  此外,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初,孙逸仙心血管医院首次独立应用管理 ECMO,成功抢救重症心肌炎患者,取得了深圳重症抢救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深圳市的急危重症抢救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此前,对于这样的患者,医生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的离去,” 徐验说,但现在,有了 ECMO, 许多令医生束手无策的难题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许多危重病人有可能被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