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荔枝蜜 摇身变网红

15.08.2017  14:13

一座生态农庄的管理者、“新农民”王海宝。

荔枝蜜》文中老梁的徒弟后人谭东山。

农村淘宝。

大棚里的瓜长势良好,将通过电商销售出去。

图为流溪河流域的一种迟熟荔枝,名为“双壳槐枝”。

大洋网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描绘了在古代享受异地新鲜农产品的苛刻——只有帝王动用极大人力物力,才能将容易变坏的荔枝从遥远的岭南“速递”到皇宫之中。然而在今天,生长在流溪河畔的荔枝摘下来只用花几天,竟然就能送到欧洲的某个城市。

在传统物流条件下,流溪河畔的优质农产品很难克服长期储存、长途运输的困难,只能就近做起“街坊生意”。如今,随着电商网络的兴起,这些农产品能够远销外地,价格得到了大幅提升,这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

这一次,记者将调研主题聚焦在流溪河农业与电商的融合发展上。我们找到了闻名天下的“荔枝蜜”,了解到荔枝种植与电商冷链网之间的“化学反应”;我们更找到了来到流溪河的“新农民”,他们借助流溪河优良生态种植无公害蔬菜,然后通过电商渠道返销给广州的高端客户,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城乡共享生态资源,同时提升当地农业产值,这就是如今在流溪河畔发生着的事情。

北回归线在广州穿城而过,温带与热带的交融造就了流溪河畔独特的生态环境,荔枝等蔬果尤为鲜甜。上世纪60年代,作家杨朔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荔枝蜜》,让从化荔枝和荔枝蜜名扬天下。文中提及一位被称为“老梁”的养蜂师傅,曾经带着文中的主人公参观“养蜂大厦”。

荔枝蜜》成文的半个世纪后,本报全媒体记者重访故事发生地,找到主人公老梁的后人,并从如今的荔枝蜜生产业态中,了解到当地农业经济日渐外向化的蓬勃生机。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政策优势、交通通达和创新氛围等利好因素综合作用下,流溪河流域的生态经济正在经历一波创新创业的热潮。

荔枝蜜:美名早远扬今日出深山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杨朔在《荔枝蜜》里提到,带领作者走进养蜂大厦的,是一位名叫“老梁”的当地养蜂员。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养蜂大厦”还在吗?老梁的后人是否仍制蜜?记者来到故事发生地从化温泉镇,寻访老梁的后人。

当地村民说,老梁把养蜂手艺传给了徒弟谭新,谭老去世前又传给儿子谭东山,如今“养蜂大厦”已经成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荔枝蜜也走出了流溪河,远销海外。

在一座现代化的蜂蜜生产厂里,记者见到了谭东山。他告诉记者:“当年养蜂场里有两位梁老师,一位叫梁百辑,另一位叫梁正之。虽然不知道哪一位是杨朔先生提及的老梁,但教我父亲养蜂、炼蜜的是梁百辑师傅。梁老的儿子因为种种原因中途改了行,而我父亲一生都在养蜂。

谭东山回忆,从上小学时起,他就跟随父亲养蜂,在一个6平方米的铁房子里学会了制蜜提纯技术。改革开放让谭新成了镇里第一代个体户,“大家年收入才几百上千元的时候,我们家就是万元户了,当时许多珠三角城市甚至香港的游客来泡温泉,我就沿街叫卖罐装的荔枝蜜,游客临走前买几罐带回去,蜜罐把他们的人造革斜挎包撑得鼓鼓的……

问起古法制蜜,谭东山如数家珍一般地向记者描述了起来——割蜜、过滤、消毒、浓缩……一招一式都有章法。但对于荔枝蜜的发展,他感慨:“父亲曾想办法让家乡的荔枝蜜走出大山,让更多人尝到它的味道,可几番尝试都不理想。那时候让土特产走出去实在不易,虽说我们蜜源品质好,但交通不便制约了蜂蜜的销路。大货车来一次这里都要绕半天,荔枝蜜跑不远。

2015年底,大广高速开到了谭东山家门口,这让荔枝蜜迎来“走出去”的新机遇。在当地政府牵线下,谭东山从运输公司包下了大货车,罐装上蜂蜜后,一个星期就能运到国内大部分城市。

销路拓宽后,他又申请政府支持,扩大采蜜区、改成机械化加工、升级保质包装,还在当地建起了冷库,把荔枝蜜、冬蜜、花粉、蜂巢和蜂王浆等,分别储存在0℃~-20℃的冷藏区,为长途旅行做足准备。

到了今年,更有大型电商平台在政府引荐下找到谭东山。荔枝蜜摇身一变,现在成了“网红”。许多尝过荔枝蜜的买家慕名来到从化,谭东山根据游客需求定制化开发出水果蜜饯、蜂蜜化妆品等多条生产线,让当年“游客带蜜走”的小生意如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冷藏链:一“”妃子笑五洲荔枝来

采摘

预冷

保水

冷藏

封箱

上车

转运

出国

世界上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坐落在从化太平镇太平村。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标志塔,阳光从塔顶直射塔底,形成“立竿不见影”的天文景观。

每年这时候,从化漫山遍野都是荔枝红。这些荔枝长在纬度低、海拔高的深山,喝着流溪河的水长大,生长周期长,比其他地方晚熟一两个月,也因而积累更多糖分、味道更加甘甜。即便占得生态优势,它们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给当地果农带来更多收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几年前荔枝成熟时,记者曾来从化采访,果农一脸愁容地说:“荔枝十分难保存,传统的说法是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保鲜在山路上更加不易。尤其当遇到大雨封山,荔枝会成片成片地烂在树上……

以前的广州人是怎样吃到荔枝的呢?记者翻查有关资料,发现这主要是依靠流溪河的船运。早年流溪河船运发达时,果农把凉爽的河水装在陶瓦罐里,当作“冰柜”以保存荔枝。但这毕竟效果有限,因此一直以来,从化荔枝几乎只做街坊生意,最远也只能卖到广州周边地区,或者制成荔枝干给游客当手信。

但这两年荔枝成熟时,一切都不同了。在果熟季节,冷链物流车开进了山里。

凌晨5点多钟,村民杨柱根就上山忙碌起来了。他先将新鲜采摘的荔枝分类,小心地做着预冷处理,每一筐荔枝都得在采摘半小时内预冷;午饭后,区里请来的保鲜技术人员来到荔枝园,把荔枝铺上新鲜枝叶保持水分。

接下来,他们把荔枝蒙上一层特制保鲜膜,装进含蓄冷剂的泡沫箱里,进行封箱;下午到傍晚,冷链物流车拉着采摘不到12小时的冰鲜荔枝出山;第二天一早,它们从物流中转集散地出发,或来到广州市区街头,或直接空运出省,甚至搭乘国际航班远销海外;48小时后,当从化荔枝在欧洲的某个城市醒来时,蓄冷剂能保证它与冷藏箱里初始温度只有5℃的温差。

记者来到从化电商产业园,这里是农产生鲜的冷链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岭南佳果就在这里披上新装、走出大山。记者看到现场设有收购、剪枝、预冷、分装、存储、核算等区域,工作人员繁忙有序,有人钻进冷库搬运,也有人盯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数据,还有人实时推送冷链物流情况给交通、农业部门……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迟熟型荔枝,就这样飞出了流溪河,出现在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各大城市街头,甚至打飞的去到了加拿大、美国、泰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从去年开始,从化荔枝外销数量第一次超过了本地,果农的荷包鼓起来了。

荔枝外销给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带来了许多“回头客”。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太平、南平等荔枝村一共迎来了超过100个省外旅游团。许多人是第一次摘荔枝,更是第一次见识到这里的青山绿水。

小小一颗荔枝走出山,不仅带来了游客,更成为“生态环保大使”。摘荔枝的人们往往会顺便计划在当地进行短程旅游,这一来就带动了当地“生态深度游”的开发,村民也因此更重视当地的生态保护。

山东“新农民”躬耕流溪畔

在流溪河畔的西塘村,万花成海,美色醉人。村里有个颇有人气的生态农场,为都市的400多个家庭定制生产稻米、蔬菜、土猪、鱼鸭和禽蛋。食材从农场到餐桌,以电商渠道实现“一站式急送”。

在群山环绕的一片平原上,记者找到了这个生态农场。

在农场的门口,写着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农耕田缘”。穿过门槛,入内越走越开阔,一幅占地200多亩的农耕画卷渐渐涌现眼前。菜园、鱼塘、楼台、茶舍,一应俱全。记者脑海中涌现出了《桃花源记》的文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景色虽有差异,风情却有相类之处。

管理农场的人叫王海宝,高个子、腰杆直,戴着眼镜,不太像农民。但他其实是当地一位“新农民”,来自山东,正在借助电商打造生态农庄。

我农业大学毕业后,就进了园林系统的一家国企,工作中接触用药种菜多了,就想怎么能让孩子吃得健康点,后来跟几个朋友一合计,咱们找块地自己种菜、养猪吧!”王海宝说。

脱下皮鞋、穿上胶鞋的王海宝,一心想种出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无转基因的“四无蔬菜”,但在农田逐渐被农药、化肥、除草剂污染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农耕已经很少见了。幸而,在市、区两级政府牵线下,王海宝找到了西塘村生态良好的肥沃土地,一口气就租了50亩。

良田找到了,王海宝先辟出一小块试着种四无蔬菜,可没想到精心打理三个月后,蔬菜不仅味道不佳,还被虫子吃掉不少。“这里是流溪河上游水域,河水能直接喝,我为什么不用水隔离的方法杀虫呢?”于是,他引来河水浸泡农田,泡上7天,杀死土地里的一部分虫卵;再在农田上安装防虫网,把飞行害虫与蔬菜种苗分割开来;他用碎花生壳和着河水调出纯天然的农家肥,让蔬菜长得比潜在的虫卵孵化快……除此以外,他还用了塑料布热封防虫、寄生蜂天敌防虫等无公害防虫法,千方百计保护作物。

最后,他成功了。蔬菜爽口鲜甜,收成也不错。当他把种植照片发到朋友圈,朋友们都觉得这些菜“长得随意”,但他们也知道,这正是如今很难吃到的纯天然蔬菜。

王海宝租地种菜的消息,在他的朋友圈里迅速扩散。申请加盟农庄的各路人马越来越多。不久,王海宝扩大业务,把农场扩大到了230亩。

记者随王海宝走进农场深处,田间随处可见现代化农场的完善配套:3公里的游客徒步径已经建好、30多个蔬菜大棚整整齐齐排着、鸡鸭鹅自然放养、鱼塘与农作物一起共生共养,形成了一个有机生态循环系统。

这些农产品的背后,是艰苦的农场建设——开荒、修路、引水、通电,从零开始进行基础建设后,还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王海宝边走边介绍,边拍下菜园的小视频发到微信群里说:“这是会员家庭群,我们把食材管理过程发到群里,让大家监督和参与。有的会员包了一块稻田,每天还能看几分钟实况直播呢。

清晨,带着露水的新鲜蔬果被农民摘下,装进冷链物流车的保温箱,箱子再打开时已经到了市区居民家中。这种家庭宅配的形式十分高效,市区市民当天就能收菜,珠三角其他城市最晚次晨收到。王海宝说,为了保证稳定供应,他们采用会员制,每星期送两次菜到会员家庭,每次6公斤,一年会费两万多元,“坦白说,这不比在超市买肉菜便宜,但渴求生态食材的家庭越来越多,目前是供不应求。

城里人吃健康菜的问题解决了,王海宝和他的400个合伙人还想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创业。现在,他租了当地村民的230亩土地,再请村民回来打理农场。有30多户农民一手赚地租一手赚工资,比原来种田的收入增加了20倍。下一步,他还打算在西塘村推广生态水稻种植,并为通过检验的农户提供销售平台。

王海宝向记者介绍未来的规划:“再过三个月,我们还要在这里办西塘稻草节,吸引游客、推广健康农副产品;再过两年,我们捐给周围村贫困农户的一万多株桂花苗就开花了,大家伙种稻养花,一定能让西塘更美、更富。

许多城市人想过这样的生活,在市郊包一块地、挖个池塘,种上喜欢的瓜果菜豆、养着成群的鸡鸭鱼鲜。平时有农民帮助打理菜园,周末开车带孩子下田体验,即便忙碌也能定时收收菜、下下厨……只不过是我不仅想了,而且做了,还带着农民一起做他们曾梦想的事情。”这位转行的国企中层干部豪气满怀。

能目睹这些新兴的农业生态,确实是记者这一趟采访的难得收获。

如今除了农业以外,更多新兴的业态在这片土地上兴起。这趟对当地商业的考察中,记者还一路走访了温泉财富小镇、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等,了解企业家选择这里开展商业的故事。农业在升级换代,各类新兴产业也在这里逐渐萌发。荔枝蜜走出了流溪河,许多新的故事又在悄悄生长,等待着新一代的流溪河子女书写。

(文/广报记者刘冉冉  图/广报记者杨耀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