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听涛:300年祠堂藏隆都“深闺”

31.03.2016  19:26

  据《汕头日报》报道,300年历史的祠堂“文祠”和“陈厝祠”,曾是澄海隆都的最高学堂,如今闲置在隆都中学“深闺”已20多年。省政府参事、文史研究馆馆员、深圳报业集团原社长吴松营最近向省政府递交保护修复两座祠堂的建议。副省长许瑞生随后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工作程序,时不我待。 

  记者在隆都中学现场看到,原来作为校舍的文祠和陈厝祠显得陈旧不堪。据介绍,1996年,隆都中学进行了重修扩建,两座祠堂因其历史文物价值没有被搬迁、破坏,而保存了下来。但因年久失修,在隆都中学有了新校舍之后,两座祠堂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加上白蚁为害,变得更加残破。后来,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和有关规定,对两座祠堂予以封闭,停止使用。至今,它们已属危屋。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石雕木刻,正在遭受自然力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在关于将文昌祠和陈厝祠作为文物给予保护修复的建议中,吴松营详细介绍了两座祠堂的历史和现状。据相关史料记载,文昌祠(也称“文祠”)和陈厝祠均属于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由隆都前美人陈廷光牵头始建。文祠建筑精致、蕴藏灵气,尤其是石雕、木刻十分精巧,建成之后成为清代科举应试求学的学堂,后来改称“诚正学堂”;陈厝祠素雅大方、气势庄严,也是时人聚友集贤会文的堂所,故又名为“永配堂”。民国时期,当地政府和乡贤依靠文祠和陈厝祠于1938年创建了隆都中学。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文祠和陈厝祠一直是隆都中学最主要校舍,作为师生教学和生活的主要设施。原广东省教育厅厅长许任之,现任省文联主席、中国著名画家许钦松等,都是从隆都中学读书后成长起来的。吴松营说,他本人的家乡就在隆都,初中和高中阶段均在隆都中学度过,对文祠、陈厝祠充满感情,经常眷念难忘。“70多年前,乡贤们将这两座儒雅、古朴的祠堂作为当地最高学堂,确实独具匠心,为一方增添了深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一代又一代学子,给校友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吴松营深情地说。

  看到两座曾经学习、居住过的老祠变成危屋,隆都中学海内外校友反响尤为强烈。大家提出要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两座老祠堂进行修复。期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给予重视,尽快采取抢救措施进行保护,并筹拨专款安排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