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关爱魏祥母子为大学立标
最近,“两封信”感动了中国。写信者是来自贫困家庭的残疾考生魏祥,回信者是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
甘肃定西考生魏祥因先天疾病,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离不开亲人随身照顾。他虽家境贫寒,高考依然考出648分。他打算报考清华大学,希望学校能提供一间宿舍,以便母亲陪同。清华大学发出一封信——《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表示,“学校会以最积极的态度,尽最大努力全力解决”。不一样的写信主体,但两封信都弥漫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浓郁的人文情怀。从魏祥的信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积极努力、对人生充满期望的青年;而清华大学表现出对残疾学生的细微关怀,“不放弃每一个优秀学子”的胸怀在细节中充分彰显,而这正是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生动演绎。
对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的保障,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刻度。让残疾学生“无障碍就学”,既是社会公平体系的应有内容,更是关系着国家“让公民过有获得感生活”目标的实现。由于相关制度保障还不完善,残疾学生应有的受教育权尚未得到充分保障。3年前,还发生过高分残疾学生被高校拒招的事件。而清华大学在处理魏祥请求中释放出的政策善意,和其中外溢的“通过对残疾人特殊关照保障就学平等”之人文关怀,既是一次难得的公共精神普及,又对国家教育系统做出了良好示范。
事实上,残疾人“无障碍就学”是一项综合工程。一方面,需要保障残疾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如我国目前已加大投入建立随班就学、特殊教育学校等制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保障残疾障碍学生的升学发展权,让他们有像普通学生一样的通过教育实现个体充分发展的权利,这方面,我国目前正通过完善立法和资源投入实现“无障碍升学”。
然而,对比现实,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还需加大力度“让愿景照进现实”。即便是2015年高考前夕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也有不少中间罅隙。比如第51条表示,“对高考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这就意味着像魏祥一样需要靠父母料理生活的考生可能失去升学权。而此次,清华大学并未纠结魏祥“需要靠母亲帮助才能自理”的事实,作出承诺最大力度保障其升学权和入学后的“无障碍生活和学习”,这种胸怀担当,是大学文明精神在公共层面最璀璨的绽放。
社会主义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工程,就是对贫困人群的帮扶,和对残疾人群的特殊关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也明确了“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大批优秀的残疾学子也是为祖国贡献智慧的卓越人才,也是实现奋力中国梦的重要一环。保障其受教育和发展权,改变其弱势状况,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优势资源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和民生的优越性所在。魏祥有着不幸中的幸运,他通过“寒门学子和自强青年式的奋斗”,以高分达到中国最高学府的录取要求,得到清华眷顾也是“以自助争取被助”的逆袭故事。但在中国的大地上,还有不少或家庭贫困,或身有残疾的学子,他们未必都能如魏祥一样,解决一切阻碍,如愿进入象牙塔,实现自己的梦想。魏祥与清华大学的“两封信”和背后的情怀互动,其实更是一次难得的公共教育,可以倒逼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完善构建针对弱势群体的立体综合扶助系统。
清华关照魏祥,是一个示范,更是一个契机。一来,国家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学子和残疾学子就学的政策扶持和资源投入;二来,各大高校也应效仿清华,开通绿色通道,消除潜在障碍,解决贫困残疾学生的实际困难,不要让学生因为外在原因而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不放弃每一位渴望学习发展的学子,应是教育系统和国家社会的基本共识和集体行动。
(原标题: 清华关爱魏祥母子为大学立标 )
编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