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土桥:以“文明力量”推动乡村振兴
道路宽阔、干净整洁,车水马龙、文明礼让,璀璨夜景、流光溢彩……漫步清溪镇土桥村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文明的光彩,人们时时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巨大变化。近年来,该村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以文明乡风凝聚起发展力量,推动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村容村貌改善、城市功能完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乡村振兴。如今,该镇不仅成为“全国文明村”,而且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等。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富裕文明幸福的现代乡村
土桥村拥有珍贵的红色文化历史,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早在1938年,土桥村就发展了第一批党员,并建立党支部,是东莞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仅有300多人的小山村,就有32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6人参加了“东纵”、“边纵”或“两广纵队”,9位烈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多年来,土桥村大力打造红色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03年土桥村建成红色文化长廊,打造成为清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阵地,被认定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清溪党员红色教育阵地之一,每年约有2000多名党员、群众到此参观学习。红色文化成为土桥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来源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全国文明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该村以弘扬红色文化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两大抓手,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特征,努力探索符合土桥实际的发展路径,努力把土桥建设成为城市与乡村相得益彰、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发展与共享互促共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先进村。
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土桥村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和要素集聚能力,彰显城市个性和魅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为中心,重点做好土地文章,落实土地规划,“点石成金”,以宜居、宜工、宜商的“三宜”工程为目标,着力打造富裕、文明、幸福的现代乡村。
如今,该村厂房林立、环境优美、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土桥村呈现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2019年村组两级总收入达4999万元,同比增加1004万元,增幅25.1%;纯收入达3522万元,同比增加1090万元,增幅44.8%。
弘扬文明新风
建成文明实践站和三个休闲公园
为了适应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土桥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文化兴村战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实现高质发展和文明创建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基础、精神支撑和人文条件。
目前,土桥村已经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三个休闲公园,成为村民和广大外来务工者开展文娱和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营造了全民健身、共享文化的社会新风尚。另外,为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法律讲座、在校学生寒暑假期教育座谈等活动,并利用宣传栏、简报、微信等平台,围绕全民参与和为民惠民抓创建,把发动群众作为争创全国文明村的内在动力,引导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全方位、广覆盖、高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和思想发动,经常性组织各种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着力营造创建全国文明村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近年来,土桥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莞市特色党建示范村”“东莞市农村廉政风险防控示范点”“东莞市第二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示范村” “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东莞市基层文化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如今的土桥,文明、幸福的因子已经融入其中,变得更加温情而有力量,村民切身感受到了创建全国文明村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文字/李健武 通讯员/柯坚
摄影/通讯员供图 视频/无
编辑/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