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高新区剑指“国家级”金字招牌底气何在?

21.08.2014  12:14
再次,借着广州帮扶清远的东风,截至2014年6月,广清产业园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额398.2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产值437.7亿元;下半年拟动工项目11个,总投资额99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产值284.2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杨世华

  为贯彻落实清远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抢抓广州对口帮扶清远契机,最近清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建好广清产业转移园,同时促进原有企业增资扩产,并透露高新区将于近期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这就意味着,一旦成功创建,将成为清远唯一国家级高新区,并大大增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

  在面对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考核清远几乎垫底的尴尬状况下,听到这则重磅消息后,全市上下为之一振!同时也不免疑惑:高新区作为清远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底气何在?高新区到底离“国家级”之路还有多远?

  毋庸置疑,作为清远工业的主战场,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为清远经济发展新“发动机”的主要动力。这些年,高新区的发展,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高速发展,其中的巨大变化令人振奋和充满憧憬。

  对此,笔者分析认为,高新区剑指“国家级”金字招牌还是有足够底气的。首先,高新区在抓好新项目建设的同时,对已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取得新突破。今年高新区的目标是实现增资扩产项目3个,培育新增规上企业4个,实现开工建设项目10个,签订合同项目11个。截至目前,高新区增资扩产项目已经有9个,合同投资额达到8.93亿元,预计产值达到36.35亿元。

  其次,随着一批科技型企业、科技平台的建成投用,高新区的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以百嘉片区为例,该园区已经建成20多年,高新区将其打造成清远科技创新园。目前已经建成华南863科技创新园项目、贝克洛总部项目,天安智谷项目也将在8月底动工建设。与此同时,高新区的科技实力也不断不断提升,目前高新区分别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省创新型企业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

  再次,借着广州帮扶清远的东风,截至2014年6月,广清产业园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额398.2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产值437.7亿元;下半年拟动工项目11个,总投资额99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产值284.2亿元。

  可以说,作为清远工业发展的最重要载体——高新区,经过多年的深耕和经营,已经到了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最佳时机了。下一步,高新区到底应如何进一步突破产业升级的瓶颈?如何适应创建“国家级”的高要求?

  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还是要重点突出优质项目和大项目的招商,特别是对500强项目进行重点攻关。

  其二是对照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抓好园区污水处理厂、交通、供电、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对园区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行重新思考,从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标准等多个指标上来提升项目建设的档次。

  其三是重点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提升服务,推进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如利用园区孵化中心,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在园区的转化,推动企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加快推动园区的科技发展等。

  其四是在园区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利用BT、BOT等多种方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可按BOT方式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