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渔船陆续回港 阳江渔民收获开渔第一网

20.08.2017  11:43

  19日凌晨3点40分,不久前刚经历开渔狂欢的海陵岛试验区闸坡渔港还在熟睡中,一片静寂。

  此时,家住平冈镇的覃召宪已经匆匆起床,吃过早餐,跨上三轮摩托车向闸坡渔港进发,准备在那里收购开渔过后的第一批海货,沉寂了三个半月的闸坡渔港将再度迎来繁荣的景象。

  “不会有太多渔船在开渔三两天就赶回来,来得早才能买到抢手海货。”昨日4点10分,覃召宪早早赶到渔港,偌大的闸坡渔港里只有两三艘小渔船靠岸。刚到码头,覃召宪跳下车沿着码头踱了一圈,又默默坐回车上,融入浓浓夜色里继续等待。

  “青鳞、海鳝、小鱿鱼……这几样都不太想要,希望等会回来的船能够带回优质海货。”覃召宪已经在这片码头上和大海打了整整23年交道,政府推行渔船“木改钢”的政策,打破了木船“望洋兴叹”的窘境,让渔民的足迹可以延伸到更远的海域。正因如此,那些能真正捞回“好货”的钢船最快也要一周时间才能回港。

  覃召宪口中的“钢船”,是能够进行远洋捕捞的大中型钢质渔船。作为省内的渔业大市,引导鼓励渔民加快渔船升级改造是阳江“以海兴市”大局的关键一步。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已拥有海洋捕捞渔船4188艘,其中大中型钢质渔船753艘,成为全省拥有钢质渔船最多的地级市。在此基础之上,阳江今年还计划新增50艘大中型钢质渔船,争取进一步拉近距离与远洋“对话”。

  5点30分,逐渐渗透了夜色的朝阳仿佛吹响了“集结号”,南海碧波中闪烁的星点灯光也撕破夜的笼罩。迎着海风,站在港口远眺,一时间,被光晕渲染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渔船,一艘艘从近海归来的灯光围网船、灯光罩网船等船只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缓缓靠岸。

  10多分钟后,离开闸坡渔港已经足足两天的“粤阳江渔06109”渔船靠岸,船老大把缆绳往码头上一系,船工们便开始忙活起来,用滑轮把一盒盒渔获从船舱送上码头,前来收购渔获的商贩也从四面涌来,渔港沸腾起来。

  “这次出海算是‘旗开得胜’。”船老大指着一条1米多长的大旗鱼,脸上难掩喜悦。从“粤阳江渔06109”渔船里陆陆续续运出的海鲜一盒叠一盒码了老高,再一盒盒过秤,带鱼、鲳鱼、马鲛……刚过秤的渔获又被装上了收购商的运输车,运往各地的餐桌。

  “把货带回平冈卖完就可以回家了。”在码头守了1个多小时的覃召宪也挤进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忙着比货、砍价,三轮车的车斗里很快就装满了各类海鲜,他一家就靠这台三轮车与陆续归来的海货维持生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幸运。

  一艘本来计划远征南沙的大型钢质渔船因为捕捞机械故障而被迫提前靠岸了,船舱空空如也,光着膀子的船员们,站在甲板上看着别人忙着售卖渔获一声不响。不过,习惯了风浪的船员们并不会为此而失望,船只经过修整很快又将折返大海,因为“只要海在,希望就在”。

 

编辑: 李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