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国:草根浙商东莞初长成

15.07.2014  11:14

  ■温大国(受访者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最近一年多来,东莞市浙江商会崭露头角,成长为东莞最新锐的商会,其年轻的秘书长温大国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事实上,温大国与东莞的缘分,开始于11年前,那时他只有23岁。2003年,温大国辗转来到东莞创业,开设了他的眼镜专柜。接下来的时间里,东莞成为他的投资福地,从眼镜店到商业地产,如同东莞这个城市一样,他的事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从眼镜店到商业地产

  “相比广州、深圳,我更喜欢东莞,也觉得东莞更适合我。”戴着黑框眼镜的温大国,目光穿过办公室的落地窗,望向开阔的行政中心广场。这儿已不是他11年前来东莞时的样子了,曾经“户户点烟”的世界工厂上已经崛起一座大城市,而他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青涩青年。现在的温大国,拥有数家企业,并担任东莞市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东莞浙商已形成“千亿俱乐部”,成为东莞一股新的财富势力。

  与众多浙商一样,温大国年纪轻轻便已外出闯世界。1996年,17岁的温大国离开温州老家来到珠三角,在广州王府井找了一份眼镜专柜服务员的工作。在随后几年里,因为他做事认真负责,一路升职为店长。有了积累的他1999年到深圳创业,开设了自己的眼镜专柜。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缘,让温大国结识了东莞天和百货创始人,于是试探性地将自己的眼镜专柜开到了东莞。

  温大国先在樟木头等镇街开了几家店。原本只是试水,不料东莞这个新兴城市给温大国的礼遇,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于是他决定专注来东莞发展。到了2003年,几乎东莞每个经济发达的镇街都能看到他的“奥斯卡”眼镜店,最高峰的时候,他一天就新开三家店。

  浙商总是能敏锐地发现商机,温大国也天生就有这样的商业嗅觉。2004年,他发现东莞一些老商圈升级带来的商机,开始切入商业地产领域。

  当时,东城花园路商圈的整体竞争力下降,温大国认为这一带商业底子是很好的,所欠缺的是硬件条件和经营模式。为此,他开始整合花园路商圈,将多数商铺租过来统一进行改造、装修、运营和管理。再通过原来在零售行业的资源和渠道,召集到一些品牌入驻经营,原来拉拉杂杂的街铺,马上就焕然一新了,这条街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而他也因此实现了从眼镜店到商业地产的成功转型。

  在温大国看来,从零售行业跨行发展到商业地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做零售行业需要对物业、选址等有所把握,而做商业地产当然也需要这方面能力。此外,做过零售行业,会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更深一层。”温大国自认自己有个优点,就是平时喜欢去学习钻研、发掘珠三角一带的商业地产业态和行业亮点,从中去发现商家的需求,并进一步引导和服务他们。

   为商会,头发白了不少

  尽管商业方面小有成就,但真正让温大国进入公众视野,为东莞商界所熟知,则要从他担纲东莞市浙江商会秘书长开始。

  2012年底,温大国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成长机遇。当时,同是浙江老乡的广东名店集团董事长陈路正在牵头筹备成立东莞市浙江商会,力邀温大国出任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熟悉商会运作的人都知道,如果说会长是一个商会的灵魂人物,是决策者,那么秘书长就是商会的实干家,是执行者,是实现商会凝聚力的关键人物之一。

  仔细思考自己的优缺点后,温大国接下了这副重担。此时,温大国的温商实业公司正处于创业期,需要倾注大量心力,而商会尚在筹备,也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何协调自己公司运营和商会事务成了摆在温大国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抉择之后,他的心理天平倾向了商会。一年多来,为了商会事务,温大国加班加点是常事,他的目标就是服务好会员,让会员满意,把商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建立起来。

  “这么多人信任我,不好好干怎么行?不过压力确实很大啊。”回忆起一年多来的点点滴滴,温大国感慨万千。为了办好商会的每一个大小活动,他亲力亲为,加班加点、嗓子哑了是常事,甚至因为操心,头发都白了不少,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能体会。浙江商会筹备以来的一年半时间里,首次浙商迎春联谊会、成立大会、十大异地商会中秋联盟、十大浙商评选及年会、商会周年慈善晚会等所有大项活动均由他担任总统筹,所有重要细则亲身跟进。

  最忙的时候,温大国1天之内拜访了9家会员企业,从水乡片一直跑到了清溪,一个月之内总共拜访了170多家在莞浙籍企业。“我是想通过自己的付出,去影响整个秘书处团队,让大家对我们刮目相看,塑造在莞浙商的力量、品牌和形象。

   瞄准“睡眠资产”,与东莞同发展

  在热心商会事务的同时,温大国并未放下自己的生意。温商实业公司于2010年成立后,一直以商业地产投资运营为核心,目标是成为业内专业的品牌公司。相比温大国以前在商业地产上的发展,温商实业的定位与起点高了很多,对温大国来说,既是新的发展也是新的挑战。

  温大国看中的,是东莞目前处于“睡眠”、“半睡眠”状态的庞大物业,这些物业大多属于农村集体或企事业单位。“这些资产已渐渐跟不上东莞城市化发展步伐,难以继续满足东莞商业、乃至城市升级的需求,需要通过专业化运营来唤醒。”温大国解释说,他的温商实业公司就是为此应运而生,做法则是将这些物业改造升级,重新定位。

  “东莞目前对商务中心的需求很大。”温大国认为,东莞不缺写字楼,缺的是能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中高端写字楼,“今年公司还计划在市区改造、开发几个‘浙莞商务中心’,待形成一定规模后,还可收编其他写字楼,以形成‘苏宁式’的连锁化经营。

  目前,温商实业已改造了几十万平方米的存量物业。此前,在长安和厚街,温大国已先后推出2个浙莞商务中心,均是由存量物业升级改造而成的中、高端写字楼。最近,他又推出了塘厦浙莞商务中心。

  “未来几年内,公司要把这个行业做深做透,计划持有或运营的商用物业达到100万平方米。”在温大国看来,激活东莞的“睡眠资产”,既是一种商业尝试,也是与东莞这个城市共同发展的一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