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务局正抓紧编制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

27.03.2015  16:14

  广州已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计划,本次2015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特别增设了国际航运中心分论坛活动。在“提升港口国际服务能力,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题分论坛上,广州港务局局长常敏表示,广州将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依托南沙新区、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政策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应将腹地门户型与资源配置型相结合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受广州市委、市政府委托,广州港务局正在抓紧编制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将在广泛调研和征求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以及省市各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联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广州航海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分院,在新加坡和全国范围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及省市有关部门,以项目为带动,深入研究编制《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2015~2017年行动计划》,计划今年上半年编制完成,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州港口航运行业协会会长蔡锦龙表示,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应以建设腹地门户型和资源配置型相结合的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通过加快重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强化对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腹地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发展现代物流、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务,集聚货物、船舶、企业、人才、信息等航运要素,提高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国际航运中心。概括起来有两大任务:一是不断提升广州港在国际性区域和全球的枢纽港地位;二是构建(传统和高端)航运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航运专业服务业、航运金融、航运物流、航运数据处理、航运信息等。

  建议在珠江口建设大宗散货中转基地

  蔡锦龙表示,要建设成为腹地性国际航运中心和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最基本的就是要实现货物的集聚。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除了要实现集装箱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外,还应重点实现大宗散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建议市里研究在珠江口桂山群岛选址、论证并规划建设华南地区40万吨级散货(煤炭、矿石)中转基地,同时在南沙规划建设25万吨级散货接卸码头,并在南沙建设大宗散货贸易、交割、结算中心。

  蔡锦龙还建议,由广州市政府牵头,支持广州港集团与相关金融机构、市属企业合作成立港航产业基金,促进港航经济发展。产业基金遴选珠三角经济带中的临港基础设施建设、船舶资产、现代航运、现代物流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也为投资人创造投资收益。

  广州港集团推进航运中心建设重点投资项目

  ●南沙港区集装箱四期工程:

  该工程拟布置在南沙港区中部挖入式港池,建设4个5万~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及配套驳船泊位,总投资估算49.43亿元,建设年限为2016~2018年,目前,项目前期报批工作已全面推进,计划年底完成核准工作。

  ●内陆港建设项目:

  以南沙港铁路建设为契机,推进佛山、清远、中山、韶关以及湖南、四川、贵州、广西、江西等地货源开发,推进广州港内陆港建设,向粤北、中南、西南等内陆腹地延伸物流链。目标是到2017年年底,建成20个广州港内陆港。

  ●冷链物流项目:

  推动码头后方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

  ●航运金融项目:

  加快组建财务公司,同时以全程物流、贸易融资为突破,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航运交易公司、航运保险公司。

(编辑:曾蔚;审发:袁燕才)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