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女孩的时装梦

27.11.2014  17:26
“港漂”女孩的时装梦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港漂时装梦

图/文 郭浩忠

在香港,有一群来自内地的学生,怀揣着服装设计师的梦想在这里学习。但毕业后,直面激烈的竞争坏境,曾经的梦想又变得非常易碎。有的人仍然坚守着梦想,在高消费的香港,边做兼职,边等待着机会;有的人选择从事与时装相关的行业,一步一步向梦想进发。

2013年,从香港理工大学服装设计系毕业后,丹阳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份零售业的全职工作,在一家售价高昂的北欧家具代理店做店长助理。生活规律后,她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追逐自己的时装梦:环保时尚。同年,也是Mia,丹阳的最好朋友,毕业后直面社会的一年。Mia拥有灵敏的时尚触觉,和比丹阳更开放的生活态度和性格。最终,她成为了外国某时装杂志的记者。两人在同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以不同的方法,追逐自己的时装梦。

丹阳,兼职的同时追梦

丹阳2009年来到香港求学。初到香港,很多香港学生会问她:“为什么来香港读大学?为什么学时装设计?”那时的她会说:“香港有国际化视野,而且有很多机遇,挺适合学习设计的。”别人又会问:“北京也有啊?”当时的她感到苦恼,觉得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现在,她依然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在她眼里,香港的多元文化和国际化视野,依旧是香港独特的优势。

毕业后,丹阳获得了香港政府发给内地毕业生的一年工作签证。刚刚毕业时,她也曾尝试寻找服装设计师的工作,但未成功。虽然这个行业在香港就业不错,但企业对服装设计师的工作经验十分看重,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一般从助理服装设计的工作开始。

在工作中,丹阳的客人和同事,都以香港人和外国人为主,所以工作时间她基本说的都是粤语和英文,这让她的语言能力提高不少,也开始懂得了一些当地俚语,渐渐融入这个社会。然而,家具店找到了新的香港同事顶替了她的职位,离职前,丹阳表示,如果需要帮忙,她还可以回去兼职。

Mia,追梦的前提是生存问题

Mia,则过着与丹阳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Mia是个特别独立的女孩子,离家愈远愈高兴。在香港读书时,结识了现在的男朋友,他们两人在中环的唐楼租了一个小单间。记者的工作,让Mia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际知名的设计师。很多时候,她也想像丹阳一样,做个自由设计师,但她自觉性格懒惰,如果没有正经工作,根本不可能在高消费的香港生存。

港漂是为了体验生存,而不是生活

丹阳认为,一直以来,香港的快节奏生活和令人窒息的压力,是很多港漂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同时,香港独特的经济、文化条件,吸引着港漂在这里寻梦。如何适应在压力下生存,对丹阳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远离家乡出来锻炼,体验生存,而不仅是生活。”丹阳觉得,这才是自己港漂的真正原因。

2014年8月,丹阳又回到了学校,这回她读的不是服装设计,而是设计实践硕士课程,这个课程偏向理科。班里的新同学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曾经学习时尚的少之又少,她说,这下又要面临新的挑战了,得好好准备。今年是她来香港的第六个年头,但她微信上的位置信息一直是北京朝阳。她说在香港的种种经历让她觉得,这里的许多人都是旅居在港,暂时歇脚而已。

在香港,很多前来寻梦的内地人被称作“港漂”。丹阳,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她来自北京,在香港毕业后,怀揣着成为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在高消费的香港,边做兼职,边等待机会。摄影:郭浩忠

1 2 3 4 5 下一页

在香港,有一群来自内地的学生,怀揣着服装设计师的梦想在这里学习。但毕业后,直面激烈的竞争坏境,曾经的梦想又变得非常易碎。有的人仍然坚守着梦想,在高消费的香港,边做兼职,边等待着机会;有的人选择从事与时装相关的行业,一步一步向梦想进发。
2013年,从香港理工大学服装设计系毕业后,丹阳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份零售业的全职工作,在一家售价高昂的北欧家具代理店做店长助理。生活规律后,她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追逐自己的时装梦:环保时尚。同年,也是Mia,丹阳的最好朋友,毕业后直面社会的一年。Mia拥有灵敏的时尚触觉,和比丹阳更开放的生活态度和性格。最终,她成为了外国某时装杂志的记者。两人在同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以不同的方法,追逐自己的时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