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科学规划到全面稳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化为生动现实,助力广大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
今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聚焦广大港澳青年所盼所需,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创造有利于港澳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发展舞台、提供发展机遇。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粤港澳三地把握机遇、勇于探索、携手努力,定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不断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向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广东自2020年实施“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以来,约有1600多家机构提供了6000多个优质实习岗位,吸引了海内外174所高校的6000多名港澳台大学生报名参加。为鼓励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广东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审批。截至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万人。
广东高校面向港澳扩大招生规模,鼓励港澳高校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高校进行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截至目前,广东已有43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本科生资格,16所高校具备招收港澳研究生资格,就读的港澳学生已超过1万人。
随着“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超过27.9万人次。以珠海横琴为例,港澳居民在横琴不仅可以购买当地社保,享受和本地居民同等的报销待遇,还能借由跨区域执业的港澳医疗机构,继续求诊自己熟悉的医生。目前已有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了内地注册执业资格,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拓展至医师、教师、导游等领域。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优化整合粤港澳大湾区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凝聚跨境合力,推进互利共赢,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打造改革创新标杆。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广泛吸引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创新创业,增强区域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整合粤港澳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强政府与社会民间合作,为在广东创新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创业辅导、引路、补助、支援及孵化等服务。统筹协调省市有关部门凝聚共建合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创业平台,支持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发展、落户,实现合作共赢、融合发展。
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审批容缺机制,简化办事流程,优先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事项。成立创业服务中心,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市场拓展等方面服务,协调办理社保医疗、居住证等,提供“保姆式”服务。切实消除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政策障碍,解决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等瓶颈问题,实现创新创业政策衔接和配套服务协同,深化粤港澳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健全完善创意培育、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服务链条,加快各类双创平台建设,形成融人才、资源和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链。
构建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
形成创新创业政策合力。加强粤港澳全面合作,给予港澳青年以实质性的资助。将港澳科技创新基金、青年发展基金等优惠政策措施覆盖至在广东创业的港澳青年。在政策扶持方面,为有创业意愿的港澳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为有培训需求的港澳青年提供高质量技能培训。建议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广东创业补贴扶持范围,来粤创业的港澳青年可与本省青年享受同等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租金补贴、创业孵化补贴、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等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完善青年人才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方便工商登记,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更加开放高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在CEPA框架下加快推进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进一步拓展港澳专业人士在创新创业基地的执业空间。在基地设立港澳青年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定制化、精细化、个性化专业服务。
完善多层次融资支持体系。落实鼓励港澳青年创业投资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发挥广东省创新创业基金等政府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引入社会优质资本,使更多资金专项投资于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初创期、早中期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在基地创新创业提供贷款和贴息支持。同时探索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专项机制,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营造宜居宜业优良环境
近年来,前海出台了促进港澳青年创业、生活的20条政策;大湾区内地9市9000多个事业单位岗位同步向港澳青年开放;深港加快打造青年梦工场、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深港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和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推进民生领域合作,加快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对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随着港澳居民各项市民待遇的全面落实,许多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发展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满足创业青年住房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青年租住创新创业基地,有条件的城市可提供租房补贴。建议将入驻创新创业基地中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纳入当地公租房保障范畴。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开通港澳青年热线,提供法律维权、就业指导、创业帮扶、出入境事宜、心理辅导、生活信息等各种咨询服务。建立港澳青年综合服务平台,实行双创政策信息集中发布和政务服务通办制度。推行“互联网+公共服务”,探索引入人脸识别等技术实行网上认证,打造一体化的便捷高效服务。
加强生活配套综合服务。为了便利港澳青年的交通往来,支持有条件的深港口岸、珠澳口岸开通无缝快速接驳创新创业基地的交通运输渠道。探索与港澳通信运营商合作发行专属用卡,实现粤港澳三地通信资费“同城化”。引进港澳的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机构,打造集生活居住、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
强化青年交流合作机制
推进粤港澳三地青年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社会团体交流合作,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分享会等各种活动,促进粤港澳三地青年合作创业、互利共赢。
打造粤港澳三地资源对接平台。以创新创业大赛为纽带有机连接创新创业基地、项目、人才、资本,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携带项目来粤参赛和交流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基地与港澳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合作,形成长效对接交流机制,引导港澳优质项目在广东孵化培育。
加大创新创业基地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广泛宣传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政策举措和新进展、新成效,吸引粤港澳三地优秀青年集聚。加强与港澳高校和各类港澳青年团体的沟通联系,促进港澳有关创业就业信息平台与各基地对接,使珠三角各基地成为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就业的首选地。
(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员 )
郭 楚:为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搭建舞台提供机遇 -
广州19:19 28.06.2022 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