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港资医院前来就医病人稀少 称难以适应环境
先进设备睡大觉专家教授闲得慌,但踏进门来享受舒适就医环境的病人却少得可怜……
羊城晚报记者 黄礼琪 通讯员 鲁伟
6月23日下午,惠州上排。一家装修考究的港资医院,半小时内仅三位患者进入医院就诊。
对珠三角的港资医院来说,这样的日子并非偶然。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在珠三角发展、生活,加上广东医疗高消费人群增多,珠三角的医疗市场确实是一块肥肉,港资医院欲以先进的技术和到位的人文服务分一杯羹。然而,现实并没有如愿望那么美好,部分港资医院遭遇“水土不服”,门可罗雀,先进的设备摆在装修舒适的房间里极少派上用场。港资医院,在珠三角明显不如港货抢手。
惠州的港货店遍布大街小巷,而致美牙医,这家位于上排的港资医院比港货店却冷清得多。这家医院与香港本土风格一脉相承,医院不大,但装修考究。记者在大堂观察,下午应该是就诊高峰期,但半个小时里只有3名患者进门。大堂里的医导们很清闲,诊室里的医生就更不用说了。
该院总裁庞志利说,内地对高端医疗的需求和具有人性化医疗保健需求日渐增多,港资医院的宗旨是“既享受技术,也享受服务”。2011年,该院投入大量的资金从美国、德国等地购入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口腔CT机、种植机等设备,配备综合治疗台,引进多名海外知名口腔科专家。一流的设备、技术过硬的专家,还有舒适的环境,然而,即便如此,该院的就诊人数与当初的预计相去甚远。该院在湛江、秦皇岛等二、三线城市开设的口腔医院,遭遇也大体如此。
庞志利说,“致美”目前拥有八家医院,每家医院配备15名医生、20名护士、15张病床、22台牙椅,还有手术室、种植室、矫正室、普通诊室和高级VIP诊室、国外专家室等,实行独立诊室的六手联操,但每天平均每家医院门诊量仅39人、复诊20人次。在惠州,一些普通牙医诊所也有相当的就诊人数。
不仅在惠州,港医在深圳的日子也过得不滋润。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去年3月20日成立,该医院由香港著名眼科医学权威林顺潮牵头,是一所完全按照“港式医疗”运营的营利性二级眼科专科医院。据该院负责人介绍,医院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有着数十名香港及外籍眼科医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性化”服务,但实际门诊量还是不理想。
据了解,在深圳具有港资背景的医院有七八家,与庞大的公立医院相比,他们的日子过得亦不如意。
现状——
要想纳入医保定点很难
为何港资医院在珠三角不吃香?记者在采访中得知,2009年10月,香港康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惠州市达成协议,将在惠州市开设两间综合门诊部,计划于一年内建成开业,但时至今日,该港资门诊均没有如期开业。业界认为,港资门诊入粤大门打开之后,一系列后续限制条件及内地的就医环境,令这些港资医疗机构北上的进程步履维艰。
庞志利说,港资医院发展不良的“症结”在于投资规模小,政府支持港资医院发展的承诺略显空泛,这也让投资者感到失落。业内人士分析,港资医院进入内地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港资医院本土化经营将面临挑战。另外,在内地开设的港资医院绝大部分未能纳入医保定点,这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很难适应内地医疗环境
除了政策因素,港资医院在内地对医疗环境明显不适应。庞志利说,部分民营医院以“虚假广告”和“过度治疗”为生存之道,巧立名目乱收费,雁过拔毛,让一些规范经营的港资民营医院也受到影响,给港资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尽管不少港资医院拥有先进的治疗设备、有大批专家教授,医疗质量不比公立医院差,却依然门可罗雀。
未来——
口腔这块蛋糕还有很大
据庞志利介绍,就该院的牙病就诊情况,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总人口的1/4,60至80岁老人的口腔状况令人担忧,缺牙、蛀牙、牙周病等发病率占96%以上,而有效治疗率仅有12%。而目前中国正规的口腔科医生只有18万多人,而且医疗资源多数集中在大城市,广东省仅有13家口腔医院,其中6家在广州市区。二线城市和乡镇、农村、边远山区老年人牙病的有效治疗率更低,很多人一辈子没看过一次牙。
港资医院的日子会变好
在港资医院的老板们纠结时,也有好消息传来。
不少港资医院抱怨无法使用医保服务而影响就诊人数。上个月,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在深圳政府支持下获批纳入医保定点单位。
广东省卫计委官员表示,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未来将给予港资医院“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港资医院可取得医保定点机构资格、港资医院的内地医生可参加国家职称评定、港资医院可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等三个方面。据悉,这些政策已开始在广东“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