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木屋躲雨遭雷击3人伤:一人曾停止心跳(图)

11.08.2015  12:24
原标题:木屋内躲雨 游客遭雷击

  昨日下午4时许,海珠湖公园内的小木屋,有游客在躲雨时遭遇雷击。广州日报记者李波摄

  事发海珠湖 6名游客中有1人被击中 2人受惊摔伤

  昨日下午3时左右,海珠湖一带出现了短暂的雷雨天气,6名游客在园区一间木屋避雨,其中1名游客不幸被雷电击中后晕倒在地,两名游客因受惊摔倒,造成皮外伤,其余游客平安无事。

  事发木屋无避雷针

  据了解,事发时有游客的衣服都被烧坏了,一名当事人回忆称:“当时突然有雷劈下来,有人应声倒地。

  记者于下午7时许进入公园的事发地。据介绍,被雷击中的游客当时位于一座木屋中,现场看不到曾遭雷劈的痕迹。路旁的喇叭传来女声提示,提醒游客密切注意暴雨、雷电等天气可能造成的伤害,切勿站在建筑物和大树下。

  事发后,园区保安立即打电话报警及召唤120救护车。其中有一名男子出现昏迷,被送往421医院抢救,目前医院正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另有一男一女擦伤,被送往177医院,经检查无大碍便离开医院。

  伤者崔先生的手臂和头部都受伤,他告诉记者:“躲一下雨,没想到棚子里面有电击下来,打一下就打晕了。

  当事人罗女士带着儿子和女儿来西安来广州玩耍,她回忆当时的情景感觉像是地震了一样,大人全倒在地上了,两个小孩由于身高矮小没有受到雷击。罗女士称,当时雷击导致玻璃震碎,站在附近的一名游客倒在地上:“他嘴都发青了,衣服都烂了。

  目前,伤势最严重的伤者正在421医院抢救,已经不能自主呼吸。记者了解到,事发小木屋出于平坦地面上,并未设置避雷针。

  公园内工作人员表示,昨天下午海珠湖公园雨势非常强劲,出现雷击事件后,公园于下午4时开始临时封闭,只准出不准入。截至晚上7时许,仍有市民想进入园内,但被门卫拦截下来。公园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无人死亡。

  或与制高点有关

  小木屋的人为什么遭遇雷击?有人怀疑是与打电话有关。为了搞清楚两者是否真的有关联,此前,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做过一次实验:通过模拟雷电冲击波,再用假人拿着手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手机只要开机,无论是否处于通话状态,都可能引来雷电。

  但后来,这个结论却被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组推翻,后者摆放2个人偶,一个拿着正在通话的手机,一个什么都没拿。在20次电击里面,没有拿手机的人偶被击中8次,拿手机的木偶只有一次。看来“手机引雷”的说法值得商榷。

  防雷专家认为,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跟人是否在制高点有关,建议不要在雷雨天气里佩戴大量金属饰物出门,或长时间滞留于空旷的地带。

  去年广州发生49起雷灾

  根据气象专家此前的研究,广州市闪电次数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高值偏西和偏南,位于广州市偏西面的越秀区、荔湾区和偏南面的番禺区北部。

  广州市区的平均闪电密度为12.8次/km2/年,二高值中心平均闪电密度达到17次/km2/年,平均闪电密度最高值达到26次/km2/年。

  根据广东省防雷办的统计,2014年,广州发生了49起雷灾,人身事故2起,导致2人死亡,1人受伤。其中电力行业遭遇8起,石化行业遭遇4起,交通行业遭遇2起,学校遭遇1起。

  避雷有招

  室外避雷

  应尽快躲到有遮蔽的安全地方,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施。如果衣服被淋湿,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金属支杆。同时也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不要把锄头等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

  室内避雷

  1.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2.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等。3.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包括电视机、电脑、电话、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4.要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王晓全 叶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