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游泳馆身亡家属获赔43万 死亡原因未确定

21.07.2015  04:47

62岁的沈先生在小区会所内的游泳馆游泳时死亡,后其妻和女儿将经营者告上法庭,要求赔礼道歉并索赔各项损失共计86万余元。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获悉,朝阳法院一审认定被告未尽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一半赔偿责任,应赔偿家属43万余元。此案二审维持了原判。

家属向会所索赔

2013年7月16日,沈先生在朝阳区光熙家园内的健身会所花1810元办理了会员卡,有效期为两年。去年10月5日,沈先生在会所内游泳馆游泳时身亡。法医病理学鉴定意见显示,沈先生不排除溺水死亡,因未解剖,具体死因无法确定。

沈先生的家人后起诉称,沈先生溺水后是被一起游泳的其他人发现并拖拽上岸,后有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大约20分钟后赶到后,沈先生心脏已停止跳动。

沈先生的家人认为,被告北京某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简称健身俱乐部)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沈先生死亡的损害结果发生,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故要求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共计86万余元。

被告辩解系猝死

庭审中,双方对沈先生的死因说法不一,但均不申请鉴定。健身俱乐部认为,沈先生非溺水身亡,而是在游泳过程中猝死。

对于健身俱乐部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双方也争执不下。原告方认为,溺水时,救生员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且游泳馆内没有直拨电话,延误了抢救时间。此外,游泳馆只有一名救生员,少于国家规定的最少两名的标准。游泳馆也未按照规定配备医务人员,沈先生在急救人员到达前没有得到任何急救措施。

对此,健身俱乐部代理人表示,根据办卡时的入会须知,60岁以上老人须有成人陪同。且事发地点在浅水区,因沈先生被救出后并没有溺水者的口鼻溢水症状,救生员不敢贸然采取挤压胸部、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而是到前台拨打急救电话。

被告担一半责任

朝阳法院一审认为,现有证据无法确认沈先生的具体死亡原因。健身俱乐部未按有关规定配备医务人员,意外发生后20分钟内未采取急救措施,应认定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责任比例法院确定为50%。最终,朝阳法院判决被告赔偿沈先生的家人医疗、丧葬、死亡赔偿金等38万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共计43万余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考虑到沈先生身体不适在先,健身俱乐部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其治疗,故要求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后二审维持了原判。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