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尚缺市民300多停车位 市水务局:弄清楚再回复

24.07.2014  11:55

专家指出,机动车越来越普及,规划也应按规定适时调整

昨日,新快报报道了《昔日几大明星湖变成街坊“闹心湖”》(详见新快报7月23日A08/A09版),其中三个人工湖都面临着停车难的问题。按照《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下简称《细则》)的规定,这三个人工湖园区的配套停车位应是少则超过200,多则400有余。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各园区拥有的停车场车位都不足百个。其中,按照该标准,白云湖尚缺300多个停车位。

针对三个人工湖存在的停车难问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表示,《细则》对不同地区的停车位有相应的规定。“如果它们没按照这个细则设置,就是之前规划有问题;如果按规定设置,但满足不了目前市民的停车需求,那就是规划有滞后,因为目前机动车越来越普及,规划也要适时调整。”袁奇峰说。

对此,记者查阅《细则》发现,文物参观点、游览点(含公园内)的汽车停放场(库)面积应是总用地面积(平方米)×0.015;公园、风景区则是用总用地面积(平方米)×0.006。该细则还明确指出“上述指标要求,不包括单位拥有专业车队所需机动车停放场(库)面积”。

据报道,白云湖、海珠湖、金山湖的总面积分别为2070000㎡,1498866㎡和1080000㎡。按此细则,若将人工湖园区归为公园、风景区一类,三者应设置的停车场面积应分别为12420㎡,8993㎡和6480㎡。目前,一个停车位约14㎡(2.6米宽×5.3米长),加上预留车道等面积,每辆车最多会占用30㎡,与此相对应的,白云湖应有414个停车位,海珠湖则应设299个,金山湖需216个。

然而,目前的实际状况是,白云湖仅东门主入口有最多50个停车位,海珠湖的停车位也不足百个,金山湖已建好的停车位也只是57个。三者均离细则规定的停车位相差甚远。

部门回应

对于新快报报道的三大人工湖存在的问题,海珠湖以及金山湖的相关管理部门均予以回应,白云湖的管理部门——广州市水务局表示已收到提问,弄清楚后再回复。

海珠湖:

历史之门”至少要围蔽至9月中旬

对于海珠湖的广场被此前园博会的建筑“历史之门”占据,迟迟不能还地于民的情况,海珠区建设和园林绿化局表示事出有因。

该部门解释道,园博会结束后,经多方研究讨论,“历史之门”作为公共景点建议予以永久保留。目前已完成加固方案的深化设计,计划于8月底完成采购工作确定施工单位,预计施工工期约45天。这意味着,这项工程至少在9月中旬才能完成,广场也要等到完工后才会对外开放。 金山湖:

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完善

金山湖的最大问题就是有停车场却不让市民停,仅让市民停路边。

对此,金山湖的管理方——广州市番禺区房地产建设企业集团公司并未详细回答,仅表示“由于园区内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完善”。

据其介绍,目前园区已建好两个停车场,分别在中库和北库,但面积较小(一个可停28辆,另一个停29辆)。同时,该公司表示,近期中库区附近停车场将完善开放,北库区停车场待完善后开放使用。同时,专门设立了统一的停车区域(可停放车辆80辆左右),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人车混杂的局面。

而对于其流动厕所又脏又破的问题,该公司表示将加强清洁强度。

三个人工湖应设的停车位数

白云湖:总面积2070000㎡×0.006÷每个停车位的面积30㎡=414个

海珠湖:总面积1498866㎡×0.006÷每个停车位的面积30㎡=299个

金山湖:总面积1080000㎡×0.006÷每个停车位的面积30㎡=2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