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清涟漪 澎湃活力源

13.06.2018  12:10

大洋网讯  作为全国最为成功的大学城之一,广州大学城及其南岸地区聚集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20多万师生,院士、博导等高层次人才1300多名,国家重点实验室77个,成为华南地区最强“创新大脑”。中心湖地处大学城圆心位置,犹如这片学府集聚区的“绿心”,灵感迸发,活力澎湃,带动年轻人不断向上、不断更新,向更前沿、更尖端的地方进发。

大学城中心湖湖畔植被浓密,风景优美。

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片青春湖泽的活力故事。

大学城中心湖的历史,要从2000年说起。那一年,广州大学城建设已是意在笔前,只待落墨。从2003年10月在小谷围打下第一根桩,到19个月后一期完工,大学城,一直被规划为一个绿盈水绕的生态学府——名副其实,既要有绿,也要有湖。

小谷围是一个世代农耕的小岛,如今变身巍巍学府。如果说,岛上繁茂的绿意是学术活力所在,那么,岛上的湖泽水网,便是创新与发展的灵感之源了。

为了完善原有的水系,13条自然村做出了调整,“原来中心湖边有一个村,名曰郭塱。中心湖的一部分就是村里的鱼塘。后来,郭塱村迁到新造镇谷围新邨。原来的鱼塘扩大成了中心湖”,今年28岁的穗石村村民小刘告诉记者,“现在郭塱村留下的痕迹就是郭氏宗祠了。

中心湖所在地原为郭塱村,如今郭氏宗祠仍被保留,郭氏子孙逢年过节还会回来拜祭。

采访当天,记者走访了郭氏宗祠。祠前5块升旗石傲然挺立,无声昭告这座古村书韵飘香的荣光。郭塱村,别名郭家塱,村中有两“”为人所津津乐道:一是岛上最古老的村庄,据传元朝时由郭、张两姓开村,距今已有800多年。二是岛上人最少的村庄,共700多人,主要以种菜营生。如今,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村民仍会回到宗祠拜祭,以示饮水思源,不忘根本。

湖与古祠相映生辉,构成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美景。”小刘说,这片面积不大的湖如今已成学府“绿心”,为20多万师生提供休憩的空间、交流的媒介。

在这片湖泊的润泽下,14岁的广州大学城显示出一种超越年龄的大气与成熟,活力与创新成了它骄傲的底色。如今小谷围岛上有10所大学,南岸又规划建设了两所大学。近期,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也在南岸动工,将争取在短时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校区,努力成为广州、广东乃至中国的智谷。

大学城中心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常有市民在此玩航模。广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摄

绿色之湖  金色之湖

广州生态全扫描》之“泛舟羊城湖”系列终于要收尾了。从第一期探访古湖遗址,到走访流花湖、荔湾湖、东山湖和麓湖这传统四大人工湖,再到白云湖、海珠湿地、南沙湿地,最后来到春诵夏弦的大学城中心湖,从老城到新兴热土,从城央到城市之极,我们一起感受湖泊,倾听水泽、城市与人的故事。湖是城市之眼,不仅带来绿意,更润泽了市民的心;湖是城市之肾,不仅带来新鲜空气,更让人在繁华都市中诗意栖居;湖是城市之心,不仅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成为经济永续发展的澎湃动力源。

湖畔不时可见年轻人在放风筝。

置身湖畔,我们得以品味城市的厚度与温度,从一方水泽的形成,领悟到如何与自然相处。荔湾湖,有五秀飘香、粤韵悠扬;东山湖,有挖湖疏水、时代印记;海珠湿地,果农在坚守祖业的同时,也在努力让人工种植融入到生态系统之中;南沙湿地,以鸟为本的法则,还在讲述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感谢这些湖,伴随着广州建城、发展,润泽着一方水土,也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灵感和希望。就如海珠湿地管理处一位采访对象所说的:“在城市发展资本中,湖泊湿地作为优美生态环境要素,将会越来越稀缺、越来越重要。湖泊不会直接赚钱,但它会促进周边产业升级、集聚创新力量,把周边地区慢慢变成‘金色’。

是的,广州像呵护眼睛一样爱护湖泊,正是因为这一方人民深深懂得湖泊的价值。这也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个最鲜活生动的注脚。

湖畔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是一个生态运动场,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场馆内大量采用节能措施。

海珠湖制冷效果  可媲美万台空调

记者:湖泊在城市生态中有什么功能?

彭少麟(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湖泊作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很大。首先,湖泊作为一种景观类型,具有城市美学价值,提供了观赏、游憩的场所,为市民生活带来了美的体验。

其次,湖泊有很强的生态系统功能。湖泊中生长着极为丰富的水生生物,如微型藻,是湖底生态系统的发动者。藻类和水草是小鱼的食物,小鱼被大鱼吃,于是就有了湖里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再通过交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到水中。此外,湖水蒸发后变成云,云落为雨,实现了水文循环。

最后,湖泊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可以带来新鲜空气,湖水蒸发过程可以调节气温、吸附污染物,释放负离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给湖泊周边的人带来了身体健康与精神愉悦。

记者:湖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机制是怎样的?

彭少麟: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因为土地的覆盖、硬地化,土壤里的水无法蒸腾,将热量锁在了水泥地面之下,导致了城市温度比郊区要高。

要缓解热岛效应,主要靠植物和水面的覆盖。其中,水是一个很好的散热介质。地表水的流动能让地面热量扩散,从而调节区域的小气候。而人工湖的蒸发作用,也能有效地带走地表热量。根据研究,在夏季,每1公顷(1公顷约等于15亩)湖泊平均一天可以从环境中吸收近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器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水面面积795亩的海珠湖,相当于给广州装上了10017台空调。同时,湖泊释放大量负离子,也十分有利于人体健康。

记者:广州城市包括了“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的生态要素。在这样的格局中,湖泊占据怎样的地位?

彭少麟:这是一个生态共同体,其中湖泊的地位非常重要。广州的水多源于珠江,珠江则源自上游的山林。山涧泉水通过珠江贯通各大湿地,在流动中为市民提供生态服务。没有水,林木无法成长,田地无法灌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开花、结果。在这个生态共同体中,水是一个纽带与动力,将生命驱动起来。

记者:广州城市有挖湖、构建湿地的传统,如何看待这种湖泊再造?

彭少麟:湿地的构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水源。广州的湿地大多利用珠江和河涌作为水源,这个条件可以满足。第二是地形,挖湖的地方地势要低。从这一点来说,广州也能满足。第三是地质条件,不能是沙地、喀斯特地貌等漏水地质,一定要能够蓄水。广州多为花岗岩地质,也可以基本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广州湿地构建是很成功的。

在生态恢复方面,广州的湿地都是按照湿地公园的标准构建的,很值得称赞,但也有一些地方有待提高。比如,从生态型来说,植物分为旱生、中生、湿生三类。布局时应该参考其属性。现在,有些湿地布局过分强调了植物的可观赏性,将部分旱生植物布置在水面漫到的位置,与其属性相悖,造成了生长过程需要大量人工干预,否则无法生长。

记者:广州如何利用好如此丰富的湖泊湿地生态资源?

彭少麟:第一,在考量过生态承载力的前提下,这些湿地应该尽可能向社会开放,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湿地的好生态。第二,广州有很多河涌,它们是非常好的湿地类型。我们应该从源头控制污染,提升水质,尽可能把每一条河涌都变成湿地公园。靠近湖泊和珠江的房子价格相对贵,这也体现了湿地生态附加值。第三,把水体纳入城市生态廊道构建体系,通过河涌把湖泊、湿地水体连起来,就是非常好的生态廊道。水体里有多样生物,将发挥更大的生态价值。

统筹/广报全媒体记者梁倩薇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王燕(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