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加快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作

17.05.2014  00:02

  湛江市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2年12月20日,全市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2672人,完成任务106.5%;新增转移就业13.2万人,完成任务101.5%。

   一是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根据钢铁、石化等大项目的需求,围绕“五大五新五特”产业、品牌培育和特色专业抓培训,开展“吴川建筑工”“湛江厨点师”“湛江月嫂”“雷州制衣工”等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制订分类技能培训就业方案,建立“政策扶持、财政投入保障、岗位援助、分类培训推荐就业、吸纳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和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七个机制。 

   二、结合扶贫开发,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创造了“百家企业挂钩贫困村”“百名企业家党员帮带贫困户”等扶贫新模式。通过企业增加岗位吸纳,外出务工党员带动,机关党员帮扶,加快了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把“村民车间”“生产基地”作为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重要基地,要求各挂钩扶贫单位,结合挂点村的实际,建起电子装配、灯饰加工等745个“村居车间”、“扶贫基地”和“村嫂工作坊”,吸纳本地劳动力和贫困村劳动力近4.5万人就业。

   三、推进校园对接产业园活动。 组织技校与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市技师学院、市二技与园区9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市技师学院与冠豪高新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组织校企双制招生,招生即招工,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454人。

   四、加强劳务合作,加快劳动力转移。 组织实施“南粤春暖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劳动力招聘活动,举行专场招聘会。2012年,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招聘会203场,共为用人单位办理招聘登记8546家次,服务求职者45.3万人次,发布岗位信息39.3万条;帮扶2186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28户零就业家庭55人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培训到基层到贫困村,有力地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湛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