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网院与湛江市教育局共建“手机教育云”成效显著

26.10.2019  15:22

10月20-22日,由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带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以及技术团队前往湛江市调研“湛江手机教育云”和“互联网+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情况。湛江市副市长崔青、教育局局长李更盛和遂溪县、坡头区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2018年,为加大对湛江市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华师网院为湛江市构建“湛江手机教育云”平台,并与湛江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十百千”中小学“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工程。该工程从湛江市区遴选10多所小学与100所左右乡镇中心小学结对,乡镇中心小学与1700多所村级小学(教学点)结对,共同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教研、资源共享和学校管理等各种结对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点(教学点)、线(乡镇中心校连线教学点)、面(市、县层面)协同教学教研,重点确保乡村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10月21日上午,在遂溪县教育局会议室,调研组通过三块大屏幕现场观看了“湛江手机教育云”平台直播的洋青镇中心小学与教学点马群小学的二年级语文《葡萄沟》同课异构教学,之后由县小学名师进行远程点评,体验了技术与教学、教研相融合的一体化课堂。依托手机直播技术,一次跨区域、城乡零距离的课堂展示与名师引领活动完美呈现。

下午,调研组在南三岛两所村小教学点看了农村全科老师如何使用“湛江手机教育”云平台资源开设紧缺学科美术和音乐课程。在围岭小学,老师在学校无多媒体设备的条件下,通过手机学习平台上其他老师的视频课程制作出教学课件,再用自己的一台旧电视机播放课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的蔬菜水果开展了一节朴素真实的《蔬果造型》美术课。

在南滘小学,英语老师梁雪让学生与广州的学生同步上了一节音乐课。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梁雪老师在现场组织学生与视频中课堂教学同步,学生既要听梁雪老师也要跟着屏幕上的老师,透过屏幕与现场,感受到两地学生的差距。

南三岛目前仅有一位音乐老师,美术课老师更缺少,为了给孩子们开设这些课程,学校和老师们想尽办法,最后借助本地或其他地区的视频课程,老师们提前学习并熟悉视频课程内容,再进行本地课程的教学,这样既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开好了课程,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城乡师生之间的距离。

调研之后,调研组与湛江市教育局召开了座谈交流会。许晓艺汇报了学院构建手机教育云有效解决乡村教育的协同与共享,利用手机直播技术,解决了乡村学校缺老师,课开不足、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他强调,“城乡一体化办学”项目是湛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很好抓手,华师网院会一如既往地提供帮扶与技术支持。

湛江市教育局在座谈会上汇报了“十百千”中小学“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行动开展以来的总体情况,李更盛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整合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多方联动共同促进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市县教研员和名师引领作用,建立市县教研直播诊断中心,形成名校帮扶弱校一体化教学教研模式。将定期召开经验推广交流会,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汤贞敏高度肯定了我院与湛江市合作开展的“手机教育云”项目。他指出,通过远程观摩与现场听课,湛江市依托华师网院研发的手机直播技术,搭建了市、县、镇、乡四级协同教学教研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重构和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教师教学与教研水平,形成了城乡协同教学教研和抱团式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希望湛江继续落实城乡一体化办学项目,共同努力为全省其他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验示范,稳步提升广东乡镇以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欠发达地区教育扶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利用移动学习技术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构建“移动互联网+”云平台支撑,实现移动终端草根式操作、廉价成本常态化应用(用手机3G/4G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流量费不到1元),建立“基础教育专家远程诊断中心”,将最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开展校际、城乡、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之间、国家东西部之间协同教研,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中小学“移动互联网+”跨区域、跨城乡、跨学校协同教学教研模式,并提供问题解决方案。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建设手机名师工作室120个、区域手机教育云如湛江手机教育云、西藏林芝手机教育云、云南沧源手机教育云、广西岑溪手机教育云等20余个,开展跨区域协同教学教研活动,覆盖广东、广西、云南、河南、西藏等10个省(区、市),参与远程教学教研活动与交流的教师600多万人次。该项目获得2017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小学‘移动互联网+’跨区域协同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2019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者/通讯员:贺义梅 | 来源:网络教育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