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学院与湛江市教育局联合启动“十百千”中小学“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工程
3月29日下午,网络教育学院与湛江市教育局《“十百千”中小学“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工程启动暨结对签约仪式在湛江市举行。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湛江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李更盛,湛江市教育局副局长苏盛,湛江市南三区管委会副主任韩伟雄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网院相关部门人员、以及首批参与结对的市区小学、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人和乡镇中心小学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签约仪式。仪式上,首批参与结对的12所市区小学与各县(市、区)96所乡镇中心小学代表进行了签约。
在签约仪式上,网院和湛江市教育局专门安排了一场利用手机直播开展城市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的异地教学教研活动,湛江市16小学和吴川闸口农村教学点同时进行一节语文同课异构,课后由市教育局教研员邱一红老师在办公室远程点评,吴川闸口教学点的全体教师实时观看点评。这种通过网络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直接在农村教学点落地,不仅让参与乡村学校老师大开眼界,体验深刻,同时也给接下来湛江其他各市县乡镇中心校与村小教学点一体化办学做了良好的示范。
湛江市现有市级小学28所,县区乡镇中心学校96所,农村教学点1728个,农村教学点的教学问题是教育扶贫攻坚战的一块硬骨头。为充分发挥湛江市区与乡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优势,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网院与湛江市教育局共同合作,借助“手机直播课堂技术”,在全市开展“十百千”中小学“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工程。通过组织湛江市区小学与乡镇中心学校和村小教学点以“1+N”、“N+N”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从湛江市区遴选10多所小学与市内约100所乡镇中心小学结对,乡镇中心小学与约1000所村级小学(教学点)结对。其中,市区小区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中心小学结对帮扶村级小学(教学点),乡镇中心学校既是受援学校,也是支援学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共同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教研、资源共享和学校治理等各种结对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许晓艺在会议上指出,此次华师网院与湛江教育局共同推动“十百千”中小学“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行动,是为落实国务院与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两类”学校的教师教育均衡问题,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名师如何引领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跨区域校本教研活动如何常态化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两张皮”如何深度粘合等振兴乡村教育的整体方案。以“市区小学+乡镇中心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手机互联网,真正实现了弱校傍名校、抱团式一体化办学、资源协同与共享的教育目标。接下来,希望打造成华师网院支持和服务粤西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和示范。
会议邀请了韩伟雄作经验分享。他谈到,2018年华师网院利用手机直播技术为南三岛建立了“南三手机学堂”。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了“利用手机直播技术进行跨校校本研修及远程诊断”、“利用手机直播技术进行城乡协同教学”、“村小教师利用直播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利用手机直播技术村小与镇中心校教师进行教学擂台赛”等多种教学应用模式,并启动了南三岛60名名师培养对象为期一年的培养工程,这60名培养对象将组建本学科的教学团队,带动引领南三岛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通过“手机学堂”模式与名师培养工程,探索了信息技术与乡村基础教育相融合,解决了海岛教育资源不均、师资水平不齐的问题。“手机学堂”以其“方便用、用得起、适合用和用得好”的特点,为南三推动优化教育资源提供了一个重要支点,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活教研潜力和利于教育管理诸多方面产生较大的正向作用。同时,由此联结形成的校校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教学互联互动机制,让参与的每间城乡学校,每位校长和老师都成为教育教学的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这是一个利己利他,利城利乡的好载体,是一种多赢的模式,从而达到服务和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这个根本目的。
李更盛在总结中强调,“手机学堂”去年在南三岛的试点实践证明,推广使用手机学堂是符合乡村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他肯定了南三岛在教育上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精神。湛江市教育局将以手机学堂为抓手,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区域与校际之间交流合作,努力缩小城乡学校差距,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下一步,湛江市教育局将根据各学校结对共建内容,及时评估结对效果,定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以相应方式给予表彰。
作者/通讯员:贺义梅 | 来源:网络教育学院 | 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