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拉开城市格局

08.08.2017  10:55

 

  汕头新津河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杨立轩 摄

  汕头提出,要以“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拉开城市格局。其中“一湾”指的便是汕头湾。杨立轩 摄

  东海岸新城是汕头提出的“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中的“一岸”。作为汕头华侨试验区的起步区和核心区,东海岸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140亿元。杨立轩摄

  汕头新词

  近日,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会上提到,汕头要以“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拉开城市格局,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一湾”指的是汕头湾,“一岸”指的是东海岸,“两河”指的是新津河和梅溪河,“三平台”指的是汕头振兴发展三大平台。“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这个“汕头新词”在近日多场大会中频频亮相。

  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曾表示,省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构建全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将为汕头带来许多新机遇。而其中一个机遇就是将有利于汕头进一步发挥城市功能。

  而建设“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的提出,正体现了汕头市委市政府对拉开汕头城市发展格局、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动力的深刻思考。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丛升

  汕头城市格局自西向东发展

  省政府参事陈鸿宇教授接受采访时提到,研究汕头城市格局的变化,可以从两个视角入手,一是驱动城市格局变化的经济动因;二是城市形态的空间变化轨迹。

  “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变化的。”陈鸿宇告诉记者,汕头开埠之初,城区发展主要靠港口运输和商业的力量在驱动,最早的城区因而坐落于梅溪河出海口的沙洲西南角,即老妈宫以西以南地区。

  到了20世纪30年代之后,汕头工业的驱动力逐步增强,城区格局向东拉开至汕樟路一线。20世纪50—70年代,随着港口和商业的驱动力衰减,工业发展成为城区发展扩张的主要动力,缓慢地向北发展到光华埠/潮汕路/护堤路和金砂乡一线。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活跃的外经贸活动,推动主城区越过梅溪河向东向北猛烈扩展,本世纪初,建成区东部边界已经抵达海湾大桥和泰山路一线。

  “对于汕头这座因海而生的城市来说,城市形态的变化轨迹是从梅溪河出海口为起点,通过不断的填海造地,沿着汕头内海湾不断向东扩展。进入21世纪以后,澄海、潮阳、潮南低工业化步伐加快,汕头城市化的重心转移到非主城区的各区县。这一期间汕头老城区的产业发展相对乏力,发展空间对拓展和发展环境的优化受到较大制约,主城区的城市格局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滞后现象,亟需通过建设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形成拉开城市发展格局的新动力。”陈鸿宇说。

  业内人士也认为,借鉴当年“大汕头湾区”的概念,汕头市自第十一次党代会后提出的打造“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其意义及定位更多在于“城市格局”的打造。

  陈鸿宇认为,建设“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的提出,体现了汕头市委市政府对拉开汕头城市发展格局,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动力的深刻思考。

  “汕头要发展成为粤东区域中心城市,就要做好‘一湾’的文章。”陈鸿宇说,内海湾北区南区发展要同步,内海湾外海湾发展要同步,要通过加快汕头南区发展,加快临港经济区建设。发挥汕头湾区和潮州、揭阳沿海地区的发展也要同步,由此构筑大汕头湾区。

  陈鸿宇同时提到,加快东海岸这“一岸”的建设,是汕头城市形态突破发展困局向东扩展的唯一选择,东海岸24平方公里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华侨试验区的起步区和核心区域,将可以极大地解除土地、资金、环境等因素对主城区发展的制约,梅溪河至新津河两岸的广大地域将通过统筹规划,得以高效率地开发利用,横跨“两河”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呼之欲出,主城区也将成倍扩大,两河中间的这块区域也将成为未来汕头中心城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多条交通枢纽架起“一湾

  陈鸿宇认为,汕头曾是国内依托内海湾实现较快发展的沿海城市之一,但原来的城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内海湾的北岸。随着“一湾两岸”南拓的势头发展迅猛,当前已形成南北发展相对均衡的局面。

  目前,多条交通枢纽正架起汕头的“一湾”格局。

  在建设中的几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将在未来架起汕头内海湾南北两岸,包括在建设的牛田洋快速通道、潮汕环线和过海隧道,将进一步构筑起大汕头湾区的城市格局。

  总投资约88亿元的牛田洋快速通道项目按照计划,将于今年底动工建设。位于汕头中心城区西片区的牛田洋快速通道,建成后全长约16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跨榕江特大桥连通两岸,大桥长约4.6公里的钢桁梁斜拉桥,而且据介绍,项目拟利用桥下空间设置辅道作为省道506线汕头段的改线,对接连通潮州段,辅道采用双向6车道。同时,跨榕江特大桥段计划采用公路与轨道6号线合建方案。

  牛田洋快速通道北联汕昆高速,南接汕湛高速,联通国道324线、206线,串联澄海路、金砂西路、金凤西路等城市主干道,与汕昆、汕湛、沈海等高速公路共同形成汕头快速内环,联通广澳港区、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潮州高铁经济区、揭阳空港经济区等重要产业园区,是连接汕头南北两岸的又一快速通道,也是汕头西部城区的快速环线。

  而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含潮汕联络线)项目则是广东省“十纵五横两环”高速公路主骨架网中的加密线,是汕头、潮州干线公路网规划中重要环线,属“十三五”重点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呈半环形穿过汕头、揭阳、潮州三市,与汕汾、汕梅、潮惠、汕湛、深汕东高速一起构筑潮汕地区的高速公路环线,将进一步优化粤东地区高速公路网布局,加强潮汕机场、汕头港以及厦深高铁潮汕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集疏运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建中的过海隧道——汕头海湾隧道是汕头市交通建设大会战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汕头构筑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近日,记者在南岸围堰工地看到,围堰人工岛上始发段已初具规模。目前,南岸施工按计划继续稳步推进南滨路南隧道顶三块总共75米长的顶板浇筑完成,始发井土方开挖已完成83%,后配套土方开挖见底,开始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第一台盾构机8月20日将进场,9月30日前将实现盾构始发主体结构完工,预计12月开始向北岸出发掘进。

  总部经济林立“一岸

  “一岸”是指东海岸新城。这里作为华侨试验区的起步区和核心区,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累计投入140亿元,其中水利工程已投资55亿,25公里长海堤、24平方公里陆域已经全部形成;总长16公里、总投资44亿元的东海岸大道已实现全线贯通,新津片区内的8条市政道路已经基本完成。而东海岸大道预计将于今年国庆节正式贯通。

  这个以“”为特色的国家级华侨试验区越来越得到众多潮商、侨胞的关注,并且吸引了众多实力雄厚的总部经济落户其中——包括保利、中交、华润等大型企业正全方位多领域参与汕头建设。

  汕头市华侨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华侨试验区发展国务院批复的九大产业——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信息、海洋基础上,华侨试验区加入科技产业元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服务”“高端引领、创新引领、人才引领、现代引领”战略进行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8月6日,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就带队到东海岸新城调研试验区“12·28”重点项目。调研组先后察看了科创园、国际科创金融城、东海岸大道等项目建设现场,了解新津片区存量土地现状,并召开现场协调会,听取泰盛、明园、中交(汕头)公司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关于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及时协调并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据华侨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雅士利、太安堂、超声、联泰、潮商中心大厦、金东海研究院、广东航宇科技、泰盛科技和上海明园等9个总部项目相继落地,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截至6月底,已吸引了华润、比亚迪、明园等大型公司在试验区注册设立了9支私募基金,进一步完善试验区金融产业体系、激发试验区的金融发展活力。

  目前,华侨试验区正积极申报“侨梦苑”,为侨服务、促侨发展,建设国家级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和海归人才、海外高端人才聚集区,打造国家战略层面通侨联桥重要枢纽。筹办华侨创业创新服务中心,为归国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咨询、产业扶持、项目孵化和移动办公等综合服务。

  2016年12月启动潮商中心大厦建设,总投资约26亿元,将建设约11万平方米的潮商总部办公大楼,配套大型综合商业及高端服务型公寓。预计建成后两年内将引进30个国际、国内潮商社团入驻。

  “三大平台”引导汕头产业转型升级

  汕头振兴发展的三大平台分别是华侨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和临港经济区。

  根据汕头市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三大平台的效应也开始显现——华侨试验区完成投资194.63亿元,增长26.5%,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投资总规模均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临港经济区完成投资52.94亿元,增长44.2%,比亚迪跨座式单轨产业项目、汕头保税物流中心、中海信(汕头)创新产业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在陈鸿宇看来,所有的城市的发展根本动力来源于产业,也就是在于工业化的推动。

  他认为,汕头作为一个振兴发展中的城市,必须有支撑城市发展的平台,而城市发展的形态和产业布局的拉开应该是同步和对应的,实现“一湾”“一岸”“两河”的各项目标,关键就是要建设好各具特色的产业平台。

  “汕头的产业布局优化有两个要求,一要兼顾传统产业的升级,二要考虑新项目、大项目的布点。拟议中的三大平台各有侧重点,既有依托深水港发展实临港经济区的,又有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发展高新区,改造传统产业的,还有先行先试发展总部经济区的,产业形态的多样化,成为城市格局变化的多元动力。”陈鸿宇说。

  金平区中以(汕头)合作区管委会专门工作班子负责人黄建鸿告诉记者,国家级高新区与其他三大平台不同的,就是在于科研和人才。依托在中以创新区内的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大学以及未来将建设的汕头卫生学院等教育科研机构,这将为未来人才集聚带来极大的效应,带动产业发展,特别是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造,企业有技术需求,就可以通过所在学术机构的孵化,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载体。

  在黄建鸿看来,在所有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特别是在高校支撑下,非扩张性的而是内源性的,具有较为持久的内动力。他指出,今年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开始招生,全球招聘的教师将带来全球的科研资源以及文化上的冲击。“这个平台具有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共振’,未来会起到更加明显的创新效应。”黄建鸿说。

  正如陈良贤所言,汕头将依托“三大平台”构建新兴增长极,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带动汕头产业往高端化方向发展,培育发展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大数据等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编辑: 张伟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