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湾区】以影像记录历史!这些照片带你见证湾区70年
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8月18日开幕,将持续到8月25日。摄影周以“海边的风景”为主题,吸引150多位国内外著名摄影家参展,密集举办9个展览。
▲苏湘 《渔港归舟》 19世纪50年代
▲江式高 《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地国贸大厦建设者》(1983年)
▲《繁忙的渔港》1984年- 汕尾-孙泽宁 摄
▲王贵 《征帆》
▲《渔港晒秋》2014年汕尾-孙泽宁 摄
▲王贵 《红海夕照》
长安摄影周聚焦风景,落脚点在“海边”,既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号召,又见证海边城市的蓬勃发展。结合国家战略规划,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为市民展示大湾区多个城市的壮丽影像。通过既用影像梳理、归纳、呈现、传播中国的海洋文明景观,也推动着中国摄影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杨子江 陋巷90年代澳门
▲陈显耀 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
▲陈显耀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及遠處的澳門市區
▲陈显耀 賽馬
▲陈显耀 由聖地牙哥炮台至葡京的海岸線
▲陈显耀 澳門旅遊塔及十字門
其中,“海湾纪事七十年”主题展包括粤港澳三地摄影家作品,以不同视觉,记录南粤海湾70年来人与海湾环境的关系、海湾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并为未来大湾区建设提供一个以影像的方式积累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文本。
▲杨子江 打渔人家2000年代九龙鲤鱼门
▲杨子江 《当年生活》
▲杨子江 《栅屋一景》
▲曾家杰 海港鸟瞰(2014)
▲曾家杰 香江落日圆(2015)
▲曾家杰 黄金海岸游艇俱乐部(2018)
据介绍,本届摄影周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发展背景,致力于提供大湾区建设的人文文本以及全球湾区城市群的影像艺术呈现,以影像来呈现大湾区的丰富内涵、以学术来探讨现代湾区城市群的美学理念,具有时代的文化自觉。
主办方表示,希望以影像的方式,激励和引导摄影人以新时代、新方式,到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地理方位和社会方位,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拍摄。同时,展现全球各大洲影响的比较研究,从各个角度推动大湾区影像文化与学术积累。将来还会以“面向大湾区,看海边的风景”为主题持续推进,多种形式呈现,开展影像学术积累,进行国际影像文化和艺术比较研究。“通过几届的努力,‘海边的风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一定具有更丰富更扎实的内涵,确立起更清晰的外延。”
记者 吴金华/文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