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南方+:长江学者观湾区教育③|旧金山湾区的“硅谷神校”如何炼成?
日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及团队赴旧金山湾区开展近两个月的深度调研。
南方教育智库特邀卢晓中领衔的“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连续推出“高等教育湾区调研”成果。今天推出第3篇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秘书长卓泽林博士的文章,从圣何塞州立大学如何服务硅谷这一具体案例说起。
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高等教育及其系统功不可没,而日本的东京湾区、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在高等教育的构成和发展特点上各具特色,深入探查和比较三个湾区高等教育的特色,为我们认识和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直接的理念营养。笔者借助对旧金山湾区近两个月时间的调研,从院校角度切入,探寻到众说纷纭的“湾区经验”中可资借鉴的些许内容。旧金山湾区享誉世界的成就,不仅依赖于斯坦福大学这样的美国顶尖、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更与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这一盘根湾区的“硅谷神校”密不可分。
旧金山湾区高等教育悠久深受历史的滋养
硅谷奇迹催生了无数相关研究,硅谷所在加州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硅谷奇迹中高等学校的关键贡献,让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投入了充足精力。而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都是为人熟知的研究对象,它们与硅谷发展中的种种互动成为学术研究、新闻报道以及国际调查和学习中的关注点,与此同时,圣何塞州立大学似乎被遗忘在角落。然而,这所大学历史悠久,可说是与旧金山湾区共同成长起来的。圣何塞州立大学坐落于有着“硅谷之都”美誉的圣何塞市,该校创办于1857年,比1891年开门招生的斯坦福大学早34年,比1868年正式创校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早11年,是美国西海岸历史最长的公立大学。
创办之初,圣何塞州立大学是一所师范学院,主要使命是培养当地发展所需的教师。悠久的历史加上独特的区域发展导向,为该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调。在随后的经济转型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国防军工业发展需求激发的“黄金时代”,旧金山湾区内的高等教育凭借天时地利迎来了空前大发展。当高科技主导型经济引领着旧金山湾区发展,科技文化基因在旧金山湾区发展壮大的时候,圣何塞州立大学“冷静”下来,在缓慢走向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积淀了全面的人才培养能力,成长为旧金山湾区的人才之谷。发展至今,这所州立大学具备在250个领域颁发学士、硕士和博士文凭的能力,拥有近3.6万名在校生,4300名教职员工,以及强大的校友基础。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副校长兼教务长文森特·德尔(Vincent Del)在接受访谈时说:“我们有25万名校友,我们的历史比湾区内任何公立高校都要长,如果你走到湾区的街头巷尾,问问人们从哪里毕业的,那你将会发现很多人都是我们的毕业生。”审视旧金山湾区的文化,圣何塞州立大学是成长于历史长河的中坚力量,为旧金山湾区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人才,为湾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形和无形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蓄力和积攒过程中,圣何塞州立大学与硅谷和旧金山湾区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旧金山湾区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理念的引领
如果说有什么理念能够说明圣何塞州立大学之所以称得上“硅谷神校”,那一定是它的校训:助力硅谷(Powering Silicon Valley)。学校的定位无比明确,就是要以自身的力量推动硅谷的发展,为硅谷的高科技、文化和经济增添动力。此外,该校以“硅谷的公立大学”(Silicon Valley’s Public University)构筑组织声誉,拓展其“硅谷神校”的合法性。上述发展理念的形成并非一拍大脑后立即想出来的,也不是某个人单独思考的结果,而是圣何塞州立大学历经160余年的探索后筛选沉淀出的结果。
这种发展理念究竟是怎样落实的,我认为与学校对自身定位的认识密不可分。硅谷和旧金山湾区内高校林立,既有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一流名校,也有面向接受继续教育人群的社区学院,可以说是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结构,而圣何塞州立大学正处在梭形结构的中部——是硅谷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新闻报道往往痴迷于噱头,多关注一流大学引领潮流的做法,但对于处在中层为硅谷和旧金山湾区持续输出的高校缺乏足够的关注。受访的圣何塞州立大学硅谷创业中心主任便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在谈论硅谷的时候往往只记得Facebook这样的大企业有很多知名创始人或者高管来自于斯坦福、哈佛等名校,但我们却忘记了,这些大公司还需要不计其数的雇员,而我们助力硅谷的方式就是为这些大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除此以外,“助力硅谷”的理念引领圣何塞州立大学建设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项目,在项目的理念、内容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力求贴近硅谷的发展特色。
旧金山湾区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探索和创新
“产教融合”是美国高校受到较多关注的亮点,而圣何塞州立大学因为特殊的历史方位、地理位置和学校特色,汇聚生发出了自身的产教融合模式。笔者通过观察和调研发现,该校产教融合的特点可以归结为“扎根硅谷、立足特色、持续创新”。挂出了“硅谷的公立大学”招牌,圣何塞州立大学的管理者深知其背后的意义和责任。该校不仅通过践行“助力硅谷”的理念和服务区域内多元化背景的学生等做法深深扎入硅谷的土壤之中,更在与区域内的公众、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合作中构建强度更高的联系。借助多向的拓展,圣何塞州立大学与硅谷中的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构建起发展型的关系网络,既在网络的构建中受益,又以良性循环进一步开发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而从特色方面来讲,笔者发现,尽管工程学等“硬学科”是圣何塞州立大学引以为傲的专业领域,让其在享誉在外,但在该校组织特色的构成中,文化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软学科”的地位同样不可替代。该校社会工作系的一位受访者提到,“工程学是学校的特色学科,但却不能说是主要甚或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因为像社会工作这样的学科同样重要”。究其原因,硅谷和湾区的发展并非只有冰冷的科技和经济数字,使其吸引了来自全美和全球不同地位的各类人才的闪光点,正是其背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无疑是硅谷的高产力量,但这些专业人才的生活又与湾区内形形色色的服务行业,例如餐饮、休闲和交通等密不可分,更与教育和养老等长远事业环环相扣。
持续性的创新本就可以说是硅谷文化基因中固有的一部分,而“硅谷神校”的作用之一便体现为对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编辑和再表达。作为一个传递的渠道,圣何塞州立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来实现持续创新。活跃在硅谷的毕业校友,关注硅谷社会发展问题的科研项目,聚焦硅谷未来的社会服务,无一不是持续创新的支柱。当然,该校最近在组织层面的谋划和行动亦需要关注。在《2030转型战略》(Transformation 2030)中,圣何塞州立大学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我们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了最好的切入点,这些目标是投入与教育、卓越与领导、成长与繁荣、联结与贡献、重建与更新。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该校还首次设置了专管研究和创新的副校长一职,可见其对研究和创新的投入与探索。
硅谷的文化是复杂多变的,难以捉摸,但通过“硅谷神校”这一视角,我们可以窥探到些许有形的经验。悠久历史的滋养与积淀,特色办学理念的指引与实践,持续创新精神的践行与拓展,是圣何塞州立大学在服务硅谷和旧金山湾区的过程中打磨出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亦不能忽视它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限制和约束,尤其是作为一所公立学校在管理和经费上多有掣肘。正如该校一位受访的管理者所说,“我们不像湾区其他的私立大学,在管理上受到很多限制,经费上亦不丰厚”。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结构多样,更为重要的是系统活力充足。从高等学校的数量和类型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都可与世界三大湾区一较高下。包括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广州大学等定位与优势各异的高校在内的高等教育系统,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中的动力站和服务器,更是活化大湾区发展和增添大湾区科技与文化创新的发动机。而加强对大湾区院校发展的研究和投入,可助力建设特色化的大湾区高等教育典型,丰富大湾区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与生命力。
【特邀撰文专家】卓泽林
【记者】姚瑶
作者/通讯员:姚瑶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