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伟光:以“湾区标准”建设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09.05.2023  13:40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加快大区硬、软联通,是推动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必然要求。日前,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通过推进“湾区标准”建设,助力实现大湾区互联互通,这对于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湾区融合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标准引领,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标准也是规则接轨国际、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能把握国际话语的主动权、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湾区建设,必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工作,统筹全面、集中用力,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标准。这批“湾区标准”以粤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点民生领域为切入点,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紧贴湾区发展所需、汇聚粤港澳各方智慧、体现一流技术水平,必将助力大湾区融合发展提速、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正逐步实现区域内“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跨境协同创新,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新内涵。准确把握以高标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支撑高效能治理、促进高水平开放、保障高品质生活,让公众对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有了直观清晰的理解和认识。推进“湾区标准”进一步拓宽广度、强化深度,提升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值得人们期待。   “湾区标准”推动实现标准国际化,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优势。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标准体系,打造大湾区标准化核心资源集聚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将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出海口”。未来应进一步拓宽“湾区标准”清单,推进“湾区标准”产业化国际化。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与“湾区标准”结合,加强粤港澳三地标准化资源与科技、产业对接。推进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探索“湾区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或互认路径,提升“湾区标准”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以“湾区标准”带动大湾区装备、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   “湾区标准”立起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凝聚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共识。如果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大系统,那么“高质量发展”就是指挥棒,标准则是度量器。“同一个湾区,同一个标准”,共建共用共享同一“湾区标准”,紧贴大湾区共同的发展需求,汇聚粤港澳各方智慧,彰显一流标准水平,必将推进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进一步互联互通。从行为规范层面促进大湾区内产业间、城市间、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发展,从价值观层面形成协同发展共识,助力打破粤港澳三地合作发展壁垒,推动科技、标准、产业协同发展,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让粤港澳的技术更好融通、产品更好流通。   “湾区标准”助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湾区标准”,在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提升大湾区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共同的标准建设,还能推动以岭南文化为主体的大湾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传播及产业化发展,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共建人文湾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动大湾区文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其多样性优势,挖掘其重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文化共赏、交流互鉴,提升大湾区人民的属地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大湾区人民文化同根同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