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苦练书法45年 小楷《滕王阁序》获全国大奖

06.04.2017  07:23

练书法已经成为习惯,27年来王邦雄从没有耽误过

52岁的达州农民工王邦雄最近心情不错。3月15日,兰亭会第四届全国书法跨年展组委会公布,王邦雄的小楷作品《滕王阁序》从上万件书法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十幅优秀奖作品之一。这也是王邦雄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性大奖。

王邦雄因为家境贫困,靠捡粉笔头、废报纸和广告纸练字,他说“只要手里有笔,就感觉心里很踏实”。

7岁爱上书法

靠捡粉笔头练字

王邦雄对书法产生兴趣是在7岁时。当时,哥哥在达州市通川区江陵镇的西湖村读书,有个叫盛大全的老师写得一手好字,王邦雄对他充满崇拜。因为家中贫困,他就跑到教室黑板下捡老师扔掉的粉笔头,回家在窗木板上写字。

16岁时,他在一河之隔的高坪乡读书,又遇到张育生老师。“张老师一手小楷字,我现在还记得。盛大全和张育生两位老师,是我书法的启蒙老师。”王邦雄说。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家境贫困,王邦雄只有回家务农。不过他没有放弃,翻着中华字典和词典自学。18岁时,王邦雄到村小学当上代课老师,开始自己拿着粉笔“正儿八经”地在黑板上写字。

当安装工27年

有笔心里才踏实

1990年,25岁的王邦雄来到达州市做户外广告安装工人,一干就是27年,有需要写字的时候,他还会充当写手。

王邦雄称,安装活路时有时无,没有广告公司的活儿,他就在家练字。“一张宣纸要1元钱,一个月下来,工资还不够买纸练书法。”王邦雄说,他只有找来废报纸练字。在2011年以前,王邦雄每年在练习书法上都要花费2千元左右。事实上,他还从广告公司拿废弃的报纸和广告纸回家练字,要不然花费会更高。“他从广告公司拿回来的广告纸,每一次都是几大捆,自己搬不完,还让我父亲帮忙抱了几次。”妻子杨秀说。

圈内好友魏文纪介绍,王邦雄练字简单粗暴,一张四方桌一摆,毛笔一拿,纸铺上桌,立马临摹起字帖来。

王邦雄告诉记者,练书法已经成为习惯。27年时间,只要自己在家里,就从没有耽误过,每天坚持练习两个小时左右。有时随广告公司到万源市下乡,一个月才回到达州家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字帖临摹写字。“那种感觉说不出来,只要手里有毛笔,就感觉心里很踏实。

练字成狂

一度遭妻子反对

王邦雄妻子杨秀介绍,1998年两人结婚,当时王邦雄还在广告公司当临时工,月工资1000多元。自恃有书法特长,王邦雄拼命写户外广告。但随着电脑的普及,美工字可以通过电脑打印出来,找公司安装广告的客户少了,现代科技几乎让他“失业”。

尽管没有用武之地,王邦雄还是没有放弃写字。杨秀时常在凌晨醒来,而王邦雄还在床边的四方桌上奋笔疾书。

发现王邦雄对工作心不在焉,没有心思上班,杨秀多次提醒,倔强的王邦雄感觉到烦,杨秀对他练字也越来越反对。为了参赛,王邦雄还买宣纸练字,用绢纸写书法作品参赛。这让他在书法上的投入剧增,每年达到好几千。

杨秀说:“自己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王邦雄挣钱入不敷出,靠的还是父亲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生活。”因家里经济紧张,夫妻俩为此常常闹矛盾。

转行做老师

希望路子更宽广

事实上,兰亭会首届全国书法跨年展举办时,王邦雄就满怀信心地投了稿,但一直没有音讯。“从那以后,深感自己练字还差火候,只有继续练。”王邦雄说。

今年3月15日,王邦雄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兰亭会第四届全国书法跨年展组委会公布,王邦雄的小楷作品《滕王阁序》从一万余件书法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优秀的前十幅作品之一。王邦雄很开心,他终于跨出四川省,在全国获奖,一大帮圈内好友也表示祝贺。

王邦雄说,就在今年2月,他结束了27年的户外广告安装工生活,通过朋友介绍到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目前学生不多,工资还没有当户外广告工人高,但考虑到自己已经52岁,不能一直在墙壁上爬上爬下,决定转行。他也希望,有了全国性大奖加身,今后的路子会更宽广。

2015年,王邦雄为了挣钱,在广告公司接了一家企业的单。公司要求在110多米高的一座烟囱外现场书写。如今这个特殊的“广告牌”,也是他书写的最大的字。他说:“一是挣钱,二是展示自己的美术字功底,再危险也要去做。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