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满树不见花——参加兴宁市山歌协会换届大会有感

29.06.2014  13:22

  ●胡希张

  6月20日,应邀参加了兴宁市山歌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感触良多。由感触而生歉意,进而更涌冲动,禁不住要为他们连叫三声好!

   “山歌手之家”

  像个“家” :好!

  山歌大师周天和晚年深深感到歌友们迫切需要一个“家”。在他的倡导和积极活动下,1996年终于成立了兴宁市山歌协会。

  近20年来,协会给了会员种种温暖:倡建了山歌亭;做好两个山歌亭早、晚“歌市”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传统节日组织会员团聚、对歌;组织会员山歌创作和作品演唱、出版活动;举办山歌拜师收徒活动;发展山歌分会,开展或上或下的会员山歌交流联谊活动;为伤病会员送点水果红包,为去世会员送个花圈香仪;会员信息、花名册一目了然;财务收支、账目清清楚楚。

   有心做事无意出名:好!

  兴宁市山歌协会除了发挥“家”的功能之外,还实实在在做了许多事:屡次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举办多次有外地歌手参加的大型山歌擂台赛;元旦、春节、国庆、中秋、老人节、港澳回归等节庆,组织规模大小不等的山歌演唱活动;与外地的、国外的山歌社团和个人交流联谊,以歌会友;走出去、请进来,走下去、请上来,办了500多场次客家山歌培训活动……他们做事很用心,不过总是做了就了,不事张扬,仅在《梅州日报》透过两次信息,还是我这老顾问按捺不住手痒。每每想起时下那种“无心做事、有意出名”的风气,就倍感“有心做事、无意出名”的弥足珍贵。客家山歌总唱:莫学杨梅暗开花。此时此刻,我倒是觉得:要学杨梅暗开花!

   民间社团真民办:好!

  兴宁市山歌协会可说是个“四自两不靠”社团:班子是自己选的,会址是自己找的,活动是自己定的,经费是自己筹的;不靠上面排工,不靠上面拨款。协会的领导班子,虽说都履行了报批手续,但所选的都是顺民意而不只是顺官意的人。首任会长周天和、范晴,一个是德艺双馨的山歌大师,一个是堪称兴宁山歌小诸葛的文化馆退休辅导干部,他俩可说是当时兴宁山歌的灵魂人物。继任会长李红光、副会长钟柳红,一个是专营客家文艺音像制品的企业家,一个是山歌大师、著名民间说唱艺人,他俩虽说不上财大气粗,倒也颇肯解囊,更难得的是对山歌事业有一副热心肠。协会随时接受上面给的任务,却从不等待上面排工,自己想做什么想定了就做。协会没有“行政经费”,也不靠上级拨款,大小活动都是经费自筹,包括会长们为活动自掏腰包这一“传统”。协会也有想做而不能做的无奈,但都不是被“钱”字绑了手脚。从“四自两不靠”可以看出,这是个名副其实的“民间”协会。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点,协会才可能有前面说的那些作为。我由此想到了当下的文艺体制改革……打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