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来的青春
当黎吧啦死时,我忽然被惊醒了。我想人都有这样的毛病,或者是觉悟,当你发现一样东西忽然变得不对劲起来,你对看到的所有事情便有了疑惑,甚至是偏见,于是不顺眼处也就越来越多。
对《左耳》的疑惑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见惯了生死离别的青春,而且基本是在银幕上,这仿佛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接下来编剧要做大动作了,于是果然,这次死亡伴随了整部电影。
这便是导演苏有朋想拍的残酷青春,残酷的意思就是死亡,我的死亡要一辈子缠着你。乍听起来像是个猛鬼复仇的故事,而在张漾下水救人的时候我也的确有那么一丝希望会是这样的走向,至少差是差了些,但不至于俗套。没料到的是,与所有的青春片一样,电影开始了可有可无的祭奠。
祭奠,是这些年来青春片的关键词,似乎不搞些狗血大动作出来就不配叫青春,不知道这样的想法从何而来,但的确是一直在银幕上那么呈现着,一遍又一遍,有时候我想,这样的重复次数多了,会不会真的就会替代我们的那些真正的青春记忆?恐怕是会的,我对此很悲观。
尽管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爱情来得突然,来得莫名其妙,但恐怕电影是不能拍得这么突然,这么莫名其妙的。黎吧啦爱张漾,张漾爱李珥,简直成了这个世界上的难解之谜,轻描淡写地带过,尤为奇怪的是一个社会青年对一个始终未发生性关系的女子的决绝痴恋,这看起来多像刘德华早期的银幕形象啊……每个人都在义无反顾,每个人都在端着演戏,看起来分明就是一次集体作秀,摆明了告诉你,镜头跟着你呢。
于是你看,演员的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字斟句酌憋出来的,即使没有任何意义的话,都要扯上些类似名言警句式的套路,尤其是黎吧啦教育李珥时说的那些不能信男人之类的话,真的不是从QQ空间扒下来的?当那些俗套无聊的话从演员口中说出来时,我想,能忍住无动于衷的人恐怕不会太多。
李珥两次回忆黎吧啦的死,两次我都笑场了。第一次是张漾问她临死前说了什么,她居然回了一句:我不告诉你。编剧你能再任性一点吗?到了第二次,悲壮的场景之下,黎吧啦拉着李珥说了些什么,倒地身亡,谁料李珥摇着黎吧啦的身体大喊:你在说什么,我左耳听不见,我左耳听不见……银幕上的所有人热泪盈眶,我躺在椅子里笑出了腹肌。
这就是苏有朋口中所谓的残酷青春?未免太儿戏了吧?
残酷青春当然不是《致青春》,更不是《匆匆那年》,当然也不可能是《左耳》,从本质上来,这种脸谱式的青春只能存在于舞台戏文中,可以一笑而过。其实中国电影里的残酷青春早就拍过,而且拍得不赖,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看过《十三棵泡桐》,那要比这些高级得多。